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福州72岁的陈阿姨,三个多月前,突发脑梗,右侧肢体完全不听使唤,手、脚不能动弹,在三甲医院治疗后病情稳定,但仍然四肢无力,走不了路,就连吃饭、说话都非常困难。主诊医生当时判断“以后可能无法走路,最好的结果只能是坐轮椅”。所幸,子女们没有放弃努力,让母亲继续康复训练。在医生、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下,两个月后,陈阿姨不仅开始站立行走,还会缓慢爬楼梯,身体的其他基础功能也在逐步恢复,欣喜的家属表示:这太神奇了!

家属: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后半辈子只能坐轮椅

“之前治疗脑梗的医生告诉我们,以年龄和身体状况判断,我母亲以后可能无法走路了,通过锻炼,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坐轮椅。”陈阿姨的女儿说,这样的情况让一家人都很难过,但大家没有放弃,考虑到普通家庭不具备这些专业知识,于是决定将母亲送到专业的康复科进行锻炼。

7旬阿姨脑梗“偏瘫”,两个月康复训练后恢复行走

康复医生在给陈阿姨进行抬手训练

“开始,我们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两周后,我们就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到后来,真是一天一个样,太神奇了。”陈阿姨的女儿激动地说。到出院的时候,陈阿姨不仅能缓慢走路、爬楼梯,还可以简短交流,自己学习使用餐具吃饭。

医生:“神奇”的背后,是医患配合抓住了黄金期

“这位患者的各项锻炼完成度高,更重要的是,抓住了发病3个月的康复黄金期。”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康复科主任冯溢君介绍,接诊后,康复团队对陈阿姨进行了全面的体测和评估,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通过言语训练、吞咽训练、认知训练改善患者的心肺及言语、吞咽障碍;通过运动治疗、平衡训练、步行训练来恢复患者的站立行走能力等。

7旬阿姨脑梗“偏瘫”,两个月康复训练后恢复行走

医生在耐心指导陈阿姨进行腿部训练

7旬阿姨脑梗“偏瘫”,两个月康复训练后恢复行走

医生在耐心指导陈阿姨进行腿部训练

“在两个月的康复过程中,医疗团队还发挥了骨科专科医院的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现代康复基础上,配合针灸、艾灸、药透、推拿等传统康复项目促进气血通行,还辅以中药汤剂调节体质。”冯溢君主任说,脑梗患者的康复治疗是一个团队协作过程,团队成员包括医生、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营养师、护士等,每天的每个治疗项目,都是有针对性设计的。这也是患者能在短短两个月实现从“偏瘫”到行走的原因。

7旬阿姨脑梗“偏瘫”,两个月康复训练后恢复行走

陈阿姨康复良好,已能自己用餐具吃饭了

脑梗后3~6个月,为什么这么重要?

脑梗,也叫脑卒中、中风,是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四高”疾病,也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有数据显示,我国脑梗死70%~80%的患者因为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因为一旦脑血管堵死,脑细胞死亡就无法再生,需要通过康复训练让其他细胞重新建立功能。

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康复科主任冯溢君介绍说,针对脑梗康复,全世界的康复医生都首推“黄金康复期”,也就是发病后3~6个月。其中,前3个月功能恢复最快,这时候,神经系统自我修复以及对药物的反应都不错,一些轻症患者及时康复治疗,甚至能获得完全康复。

7旬阿姨脑梗“偏瘫”,两个月康复训练后恢复行走

陈阿姨很感激医护人员的帮助,出院前与医护人员合影

“有条件的情况下,康复训练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适合自己康复的训练方案,包括时间、具体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康复效果。”冯主任表示,如同小孩学走路一样,康复训练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步一步,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患者及家属的意志力和配合度都非常重要。此外,对于短期内没能功能恢复的患者,一定不能丧失信心,要把康复活动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恢复功能而去锻炼。因为即使无法恢复功能,坚持科学运动也能预防再次脑梗死,百利而无一害。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奋进在教育强省的大道上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