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公布实施后,中小学校如何做好“加减法”?发生了哪些变化?日前,记者走访了福州民族中学和福州民族小学,实地探访学校里的新变化。
这两所学校位于罗源县,是福州地区唯一以民族命名的中学和小学。
民俗文化放光彩
课后服务实施以后,丰富多样的民俗课程在福州民族中学“遍地开花”,民俗文化也进一步浸润了校园。
“哇,竹竿舞太精彩了,好想试一试!”在福州民族中学的操场上,一场精彩的竹竿舞表演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赢得现场同学阵阵掌声。
在福州民族中学,学校利用畲族传统文化项目来丰富孩子们的课后服务内容,组织学生开展“高脚马”“竹竿舞”“三人板鞋竞速”“蹴球”等畲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提高师生们的身体素质,让民族运动在学生当中得到比较好的传播,还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后活动。
学校还在课后服务中开设了畲族歌舞培训。学校从不同年级报名学生中挑选出20多人,由音乐老师王燕在每周二和每周四下午课后服务时间带着学习畲族歌舞。
课后服务趣味多
在福州民族小学,除了开展课后“普惠托管”服务,还立足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特长。
每当下午放学铃声响起,校园内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开心地奔向操场、室内运动场等不同场所,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
“同学们,这个动作手部跨度要大一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力。”在学校的篮球场,体育老师黄易丹正在给选报趣味篮球课的孩子们上课。田径场上,跳绳、跑步等课程也火热开展着,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年级的雷雨宸说,自己一直很喜欢篮球,但是没机会学习,现在学校的课后服务有了专门的社团活动,几堂课下来,她对篮球有了初步的体验。
“我们始终以‘减负提质’为总体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办有温度的教育。一方面,我们减少重复、无效的作业,减轻学生压力;另一方面,我们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作业审核后统一布置,并集中公示,减负不减质。”福州民族小学校长黄海景介绍,“‘双减’后,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明显变多,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
福州晚报记者 李锦清 通讯员 黄佳文 刘其燚 文/摄
责任编辑:赵睿
- 全省首张“升级版”产业帮扶保险单在罗源开出2021-11-04
- 罗源海上村:龙须菜丰收 养殖户增收2021-11-03
- 教育部: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超过40%2021-11-01
- 福州:“双减”之后 周末趣味多2021-11-01
- 福州罗源:民族学校让进城畲娃上好学2021-10-29
- 罗源“五个一批”项目建设获正向激励综合考评全省第二名2021-10-29
- 罗源县洪洋乡财政收入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2021-10-28
- 最高奖励达300万元 罗源教育引才政策全面升级2021-10-28
- 这项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落实咋样?2021-10-28
- 福建省教育厅:全省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扩面提质见实效2021-10-25
-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
打造理享人居生活新范本2021年COLMO人居美学2021-11-08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