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一早,在福州鼓西街道后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群依姆依伯来办“银行业务”。不过,与其他银行不同的是,人们在这里存储的是爱心,支取的是帮助,拿的是封面印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爱心图样的存折。后县社区的这家“爱心银行”已经开了14年,翻开它的流水明细,每一笔支取都记录着助老、助困、助贫、助残的暖心故事。
偶然的邻里援助
变为长期的爱心互动
小小的“爱心银行”一应俱全,不仅有行长,还有会计和出纳,他们都是社区退休的依伯、依姆来担任,爱心储户也以老年人为主。
“爱心银行”的行长陈赛娥,今年70多岁了,做起事来有条不紊。2002年刚退休时,她就成为社区的志愿者。她说,成立“爱心银行”是因为10多年前的一件事。
2007年,湖滨新城小区45岁的刘大姐突发重病没钱治。那时,刘大姐爱人下岗了,女儿在读大学,日子过得很艰难。
“我发动同栋99户居民,最后总共捐了8000多元钱。”陈赛娥说,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后来她就发动大家成立“爱心银行”。
“爱心银行”从2008年运营以来,已登记爱心储户600多名,筹集爱心基金6万余元,帮助了40多个社区里的孤寡老人、经济困难户以及重病患者。
“一家有困难,大家来帮忙。”陈赛娥说,14年间,大家不断延续着这项爱心事业。
7日上午,“爱心银行”的志愿者们提取了三笔爱心资金送到3名老人手中。
其中,82岁的余根密是全国劳模,退休后,就成为“爱心银行”志愿服务队的一员,除了定期存储爱心,他还为居民提供修家电、补屋顶等服务。三年前,老人因病瘫痪了,他从爱心储户变成了受助者。
余根密的女婿王先生感慨地说:“爱出者爱返。过去,老人经常帮助大家,如今他接受大家帮助。”
温先生同样感动不已,他哽咽地说,他的母亲姚昌莱2014年中风后,志愿者们每年都上门慰问,去年,在志愿者金建琳的帮助下,母亲还办理了一级残疾证,“金阿姨一趟趟地跑、一遍遍地打电话,理清了整个流程,最终帮忙办下了残疾证”。
14年来,“爱心银行”的爱心不仅在后县社区内循环,志愿者们还多次到福利院、孤儿院慰问,捐赠物资。
“老帮老”爱心不老
把社区打造得更好
记者获悉,“爱心银行”志愿服务只是后县社区“红色之音”工作室的特色志愿服务之一。
去年这个工作室成立后,整合了社区各行各业的人才资源组成“智囊团”。他们中有曾经的市人大代表、有“感动福州”十大人物、有福州市“最美志愿者”,也有鼓楼区“最美鼓楼人”,大家集思广益为共建更美好的社区出“金点子”。
这个工作室的大部分志愿者是老年人,他们通过“爱心银行”“悦读乐诵班”“红色曲艺队”“老妈鹊桥队”“老爸义工队”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发起人金建琳说:“虽然我们已经退休了,但爱心不退休,大家互帮互助,把社区打造得更好。”
“老骥伏枥,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后县社区党委副书记陈榆说,社区为了更好地支持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特意提供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活动中心。
福州晚报记者 林雅/文 石美祥/摄
责任编辑:赵睿
- 福州南后街展出百件篆刻作品 免费向市民开放2021-12-08
- 咱村的新老乡:我“包”山头垦荒野2021-12-08
- 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2021-12-08
- 福州茉莉花茶入选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2021-12-08
- 福建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福州海关分中心挂牌成立2021-12-07
- 福州通勤快线12公交线路和地铁接驳13号专线将变更2021-12-07
- 福州晋安区新添6个非遗项目2021-12-07
- 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福州开幕2021-12-07
- 助力绿色低碳建设和土地利用效益 福州市园区建设有了地方标准2021-12-07
- 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2021-12-07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