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东南网12月13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加强碳中和人才培养、强化碳中和理论研究、推进碳中和全民教育、提升碳中和创新能力……在2021年中国地理学大会上,中国地理学界联合签署发布《中国地理学界碳中和科技行动福州宣言》,向中国地理学界郑重发出“福州声音”。

微信图片_20211215210931

《中国地理学界碳中和科技行动福州宣言》发布。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摄

加强碳中和人才培养,支持地理人才为碳中和做出历史性贡献。引导若干地理学机构加快建设碳中和学院和碳中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碳中和相关交叉学科与专业建设,加快制定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批碳中和相关一流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类平台、课题、项目等载体,培养专业化、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和交叉学科人才。

强化碳中和理论研究,支持地理研究不断丰富碳中和科学内涵。将碳中和作为地理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充分发挥地理科学的区域性、综合性和人文-自然跨学科优势,加强碳排放监测、核算与减排评估,加强气候变化下的生态系统安全、重大风险识别与人类活动适应机制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减缓、经济增长转型、社会运行体系优化等的多学科研究,系统揭示海洋和陆地碳汇格局、增汇机制及其与气候系统的互馈机理,在部分碳中和重要研究方向上建立地理学分支学科体系。

提升碳中和创新能力,支持跨领域合作以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打破学科藩篱,推动地理学与大气科学、地质学、地球化学、海洋科学,以及环境科学技术、生物学、农学、林学、能源科学技术、核科学技术、信息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交流与协同攻关,着力推进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碳中和工作与环境、社会、经济等的系统理论研究等新型交叉科学、融合科学研究范式,共同发展碳中和科学/工程理论基础,共同探索碳中和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其科学理论和关键科技问题,共同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加快碳中和成果产出,支持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的成果转化工作。系统布局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科技企业建立产教研融合创新平台,联合地方建设碳中和领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学院,构建碳中和技术发展产学研全链条创新网络,促进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碳中和关键技术集成优化,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实现碳中和相关创新成果的高效率转化应用,支撑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转型。

加强碳中和战略研究,支持面向2060年的系统性战略规划布局。鼓励有基础、有优势的地理学研究机构加强碳中和战略研究,建设碳中和战略研究基地,打造碳中和高端智库,为我国做好碳中和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推进碳中和全民教育,支持建立全社会参与的碳中和行动体系。在加快丰富地理学专业碳中和学科体系与科学内容的同时,将地理课堂作为重要的教育宣传窗口,提高中小学生的碳中和科学认知和参与能力。

《中国地理学界碳中和科技行动福州宣言》起草单位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王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为服务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福建师范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开展碳中和基础理论、减排增汇技术、清洁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法规、碳核算、碳交易和碳金融体系构建等综合研究,为国家、省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咨询,为企业提供绿色转型解决方案,同时拥有与碳中和研究相关的国家野外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和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条件,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方面都形成了特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借此中国地理学大会召开之际,向中国地理学界共同发出倡议。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张国友表示,《中国地理学界碳中和科技行动福州宣言》由福建师范大学起草发起,这与福建是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师范大学在地理学界率先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等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福建有着生态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我们相信福建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一定是走得更顺、更快、更顺畅,而地理学界不仅要在实现双碳目标研究方面做出应用贡献,同样需要在社会引领方面发出声音,因此此次向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发出《中国地理学界碳中和科技行动福州宣言》,一方面希望学习、推介福建在碳中和科技行动方面所探索出的一些成功经验、做法,另一方联合全国地理学界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智力、技术支撑,充分彰显地理学的战略支撑作用。”他说。

责任编辑:林晗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