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16日8时许,一名83岁老伯在等电梯时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倒在地上。幸运的是,事发地点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闻讯赶来的医护人员,立即展开生死营救。8分钟后,老人自主呼吸和心跳恢复,脱离猝死风险。

“早上我们查房时,听说电梯口有人晕倒,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派医生、护士、护工各一名,拎上急救包去现场。”省二院急诊科主任肖章武回忆道,医护人员抵达后分工合作,一边实施胸外按压,一边推来平车将老人转运到急诊科抢救室。

到了抢救室,医护人员紧接着给老人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支持呼吸,并继续胸外按压。事发8分钟后,老人自主呼吸和心跳恢复,脱离猝死风险。后来,神志尚未清醒的老人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稳定生命体征,并接受更多检查。

老人的陪同家属介绍,这位老人因近期感到胸闷不适,到省二院就诊,没想到等电梯时会发生如此惊险的一幕。她连连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时间就是生命。心肺复苏越早进行,患者存活率越高。”肖章武介绍,心肺复苏施救,重在“黄金4分钟”。在心脏骤停患者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成功率为50%;若心跳停止4~6分钟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0%的患者可被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几乎无人存活。他建议,普通群众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的做法,以及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方法,以便路遇类似情况时,能在第一时间有效施救。(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伍世军)

相关链接

心脏骤停现场群众施救最重要

医生教你学会心肺复苏术,正确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群众应该普遍掌握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急救技术。”肖章武说,在日常生活中,因事发突然、施救时间紧迫,心脏骤停的最早施救者,应该是现场群众,不能单纯指望送医施救。操作方法如下。

胸外按压

发现有人倒地,快速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疏散围观群众;判断患者意识:轻拍双肩,分别在两侧耳旁大声呼唤,看患者有无反应;检查呼吸:把患者放在结实的平面上,立即用5~10秒观察胸廓是否起伏。

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呼唤没有反应,且呼吸停止或呼吸不规律,可判断为心脏骤停,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术,并且寻求周围人士帮助,拨打“120”、就近取得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实施胸外按压前,保持患者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双手紧贴身体两侧;除去患者身上多余衣物;选取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准备按压。

按压时,施救者双手交叉、双掌掌跟重叠、十指紧扣、掌尖翘起、紧贴患者胸壁,以髋关节为轴,腕、肘、肩上下垂直,身体上半身前倾,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快速用力按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为5~6厘米。

注意每次按压手掌掌跟不能离开定位点,按压与弹开的时间大致相等,弹开时要使胸廓恢复到正常位置,以保证胸廓充分扩张。

人工呼吸

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对于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提倡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和成功率;对于非专业人士,持续胸外按压即可,无需进行口对口呼吸。

口对口呼吸前,打开患者气道并检查口中有无异物或分泌物;如有呕吐物、假牙之类的,应先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开放气道,将一只手手掌置于患者前额,向下压额头,另一只手置于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其头部后仰,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人工呼吸:捏紧患者鼻翼,深吸一口气,用双唇紧包住患者口唇,换气时松开鼻翼。

胸廓起伏,证明吹气有效。吹气一次持续一秒以上。呼气不可过强过急,按压与通气比例保持在每按压30次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AED体外电除颤

取来AED后,撕开包装袋,拿出电极片,按照电极片上示意图将其贴牢在患者身上;AED会自动分析心律,根据语音提示,建议电击时,请周围人员闪开,不要接触患者;按下正在闪烁的除颤按键。

电击后继续实施心肺复苏,不需移除AED贴片,AED每2分钟自动做一次心律分析,只有在心律分析的那几秒,才可暂停胸外按压。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患者心跳、呼吸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记者 朱丹华)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