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州的“北大门”,罗源伴海而生、向海而兴。红色的历史、黄色的石雕、银色的钢铁、蓝色的罗源湾、白色的食用菌、绿色的花卉苗木、蓝黑色的畲风海韵,汇聚成“七彩罗源”。近年来,罗源主动抢抓强省会战略机遇,积极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设,推进“港产城”互补共生、融合发展,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罗源如何更好地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日前,记者就此专访了罗源县委书记张新怿。
记者: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近年来,罗源立足自身特色,在产业振兴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您可以简要介绍一下吗?
张新怿:近年来,罗源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一是发挥优势强品牌。罗源有“全国秀珍菇第一县”的美誉,以起步镇获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为契机,成立了食用菌研发中心,并与省、市专家组建团队,紧密合作研发,用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推进食用菌珍稀品种示范推广;以产业链思维抓项目,对接实力企业,谋划建设高标准现代化食用菌工厂,以龙头带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
二是特色产业齐绽放。罗源花卉苗木产业在全市、全省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七境茶、吉壁鲍鱼等特色产业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形成“一菇独秀,多点开花”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罗源还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畲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串联精品研学路线,开设畲家福地、农耕体验、红色传承等课程,推动研学教育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三是金融助力促发展。罗源在全省率先建立“政银担”三方合作模式,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同时,用好用活地方政府债券,推进农业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引进优质农业项目创造良好条件。
记者:激活产业,种下“摇钱树”,开启“致富门”。罗源目前部署了哪些富民举措?
张新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罗源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三线联动”抓富民工作,带领群众蹚出增收致富新路子。
一是聚焦就业富民。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摸排、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帮助农村转移人员、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等提高就业技能,通过对接工业企业用工等方式,全面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二是聚焦产业富民。坚持培育和推广适合乡土农情、能给村民带来稳定收益的产业。引导农民参与食用菌等农产品深加工、手工艺制作等,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动员农民参加合作社,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聚焦创业富民。创造宽松的创业条件,从营商环境、市场管理、社会舆论等方面下功夫,持续为农村创业者“松绑”。从政策上鼓励农民发展民宿、农家乐,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电商。传承发展传统技艺,吸引玉石雕刻等各类人才回归创业、反哺家乡。
记者:在人居环境方面,罗源精耕细作,以画工笔画精神雕琢美丽“港城”,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目前取得哪些进展?
张新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罗源以科技赋能钢铁产业,推动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百亿技改项目落地建设,通过新生产线绿色制造和老生产线绿色转型升级,实现从“老旧脏”到“绿色钢厂”的蝶变,港区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提升。围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下大力气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清沟扫地摆整齐,拆旧拓新换新貌,栽花种树变漂亮”的工作思路,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导则,全面开展村庄清洁“六清一改”行动,总结推广南洋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共同打造整洁有序的美丽乡村,农村环境发生显著变化,起步镇获得2021年全省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工程考核验收第一名。同时,结合“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每月定期开展“全民护河、爱我罗川”系列活动,干群合力、全域护河,加快实现“水润罗川、水美罗川、水富罗川”的目标。(记者 任思言)
责任编辑:赵睿
- 漳州: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 主动作为造福一方百姓2022-05-18
- 尹力在福州永泰调研2022-05-18
- 首笔30万元贷款发放 永泰这样“贷”动乡村振兴2022-05-07
- 福州罗源:乘风而上 正当其时2022-05-06
- 罗源:产业“双龙抱珠” 发展提质增效2022-05-06
- 罗源“五个一批”项目获正向激励综合考评全省第一名2022-04-27
- 周宁县:唤醒“沉睡”土地 增产更有底气2022-04-26
- 罗源“就业服务驿站”送岗到家门口2022-04-25
- 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结果公布 福州连续三年居榜首2022-04-25
- 福建致公乡村振兴指导员座谈会在中国福建三农网召开2022-04-21
-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
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员大会暨“2022-05-18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华夏衣冠”闪亮台北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