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从又黑又臭到清澈见底,主城区44条黑臭水体旧貌换新颜;

从单点作战到多管齐下,全市139条内河水体重获生机,水系治理走出了福州经验;

从杂乱无章的土堆到岸绿景美的水城胜景,喜人的变化铺就城市幸福底色。

闽江穿城而过、内河纵横交错,对福州而言,水脉串起了城市生命线。以“水清、河畅、路通、景美”为目标,组建联排联调智慧管理体系、探索构建河湖系统治理长效机制......福州市水系治理工作步履不停。

河道生态大幅度提升,沿河环境显著改善,人们畅享有福之州似水柔情,如今,在旖旎的水城风光中,治水故事正随着澄净河水娓娓道来。

盈盈碧水润榕城 福州科学治水实现内河蝶变

流花溪。(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攻坚克难

黑臭河体重现水清河畅

与家人一起悠闲漫步,在亭亭如盖的树荫下呼吸清新空气,面对碧波荡漾的河水细数往来游船……对市民王晓燕而言,家门口的白马河已经成为茶余饭后安心休憩的小天地。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城市发展,内河污染、水体黑臭等“城市病”曾让市民闻“河”色变。

治理内河污染,重现水清河畅,是市民的热切期盼。

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前瞻性地提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治水方略。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2016年下半年,一场史无前例的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

坚持“系统综合、生态自然、标本兼治”三大理念,福州市组织人员深入城区107条内河,梳理出800多个具体问题。

内涝治理、污染源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水系周边环境整治四箭齐发,聚焦黑臭治理9项策略与水系周边环境提升5项策略,福州市展开攻坚克难的治污攻坚战。

黑臭全扫、污水全截、淤泥全清、污源全控……种树、修路、亮灯、造景、建园……从上游到下游,从水体治理到生态修复,随着“兵团式”拆迁、“卷地毯”施工,城区内河“改头换面”,重现水清河畅曼妙姿态。

2017年,福州市城区44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2018年,福州市获评首批“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500多公里的滨河林荫绿道、379个串珠公园、5000多亩滨河公园绿地,连续4年黑臭水体治理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如今,福州市城区共规划河道139条,规划总长度约295公里,已建成开放河道115条,总长度超过250公里,“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蓝图,已成为人们畅享幸福生活的城市底色。

盈盈碧水润榕城 福州科学治水实现内河蝶变

林若菡制图

久久为功

创新机制守护碧波清流

“让河道持久美丽清澈,是我作为企业河长的使命所在。”夏日炎炎下,伴着河畔蝉鸣,仓山区台屿河企业河长彭积都沿着河岸仔细查看周边卫生环境、河水水质、河道设施等情况。“三分建七分管,不容一丝马虎。”

随着福州市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响,城市水脉重焕生机,然而如何守住治水成果,让湖光水色长“治”久清?

以“水清、河畅、路通、景美”为目标,福州市认真践行“三分建,七分管”工作宗旨,不断创新城区内河管理机制,描绘幸福河湖唯美画卷——

全省率先成立的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构建“多水合一,厂网河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统一调度城区上千个库、湖、池、河、闸、站等水系要素,让河湖管护充满智慧;

创新实施河湖长制,启用物业化管理模式、开展碧水保卫战专项巡察、建立水系提升“6+X”日常监督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公检法司法联动等,河湖治理打出强力组合拳;

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利用闽江潮位差,科学调度、纳潮引水、合理分配,每日2次将1650万立方米的闽江水引入内河,江河资源亲密相融;

建立“政府河长+企业河长”的“双河长制”,配合“百姓河长”、专业化城区水系巡查队,依托新版《福州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长效管水的步子愈发铿锵;

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推出内河违法事件“随手拍”首报奖励机制,全市河湖水系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2020年,福州市“探索构建河湖系统治理长效机制”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2022年,福州市河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正向激励。

如今,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正是福州市长效管水的最好反馈——西湖、流花溪、晋安河等河湖日常水质主要指标达地表Ⅲ类~Ⅳ类水标准,白马河、五四河、琼东河、安泰河、打铁港等日常水质主要指标达地表Ⅳ类~V类水标准。随着城市魅力持续提升,市民们正畅享与水为伴的澄净幸福。

兴水惠民

“量体裁衣”打造水中福道

依水而生、傍水而兴。对福州这座山水城市而言,城市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灵秀的人文生态,都流淌在奔腾的水脉中。

如何在治水管水的同时,做好兴水大文章,彰显山水城市历史文化魅力?

以水为“媒”,福州市持续探索“水文章”,打造独具特色的水中福道——

以“水要连、船能通,有故事可讲、有景可看”为规划目标,结合河道通航条件、沿线历史文化及景观资源,推动河湖联通,福州市内河旅游和水上交通(一期)项目建设全面展开。

集思广益,举办内河旅游策划交流会,为城区内河“量体裁衣”,结合沿线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擦亮河岸沿线景观,串起不同航线各色魅力,水城胜景新构想正细细描绘。

“乘坐游船行驶在流花溪上,岸绿景美,水清河畅,令人心情豁然开朗。”福州水务集团员工彭雪琴亲历过河道综合治理,今年,流花溪新航线刚加入内河游“大家庭”,她便前往体验,“没有想到改造后的流花溪不仅景色优美,还能以内河旅游的方式‘掀’开它的另一层面纱。”

水光连岸动,花风合树吹。如今,福州市已开通白马河、晋安河、流花溪、琴亭湖、三捷河等5条约10公里内河游线,一条条在城中穿行的内河航线,正勾勒串山连水的诗意画卷。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挖掘各水系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多重价值,力求充分发挥‘水’的优势、凸显‘水’的功能,让更多市民感受临水而居的幸福,也更加彰显千年水城的‘城市名片+文化地标’。”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青山绿水,福州市将持续打造让市民幸福感满满的福山福水。

漫步青山绿水,享受幸福河湖。如今,有福之州的水韵新篇仍在谱写,随着奔涌水脉润泽民生福祉。(见习记者 吴桦真)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第三届振兴杯武夷岩茶大赛奖项揭晓 茶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