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240枚金牌,金牌数第一;616.5枚奖牌,奖牌数第一;7556分,总分数第一。4日,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南平落下帷幕,福州市体育代表团再次独占“三个第一”,捍卫了省内竞技体育的老大位置。

翻开福州体育的成绩单,除了在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下保持优势项目的高歌猛进,最让人动容的是在屡遇强敌的严峻挑战里取得的一次次突破:“三大球”项目比赛共获得32枚金牌,占“三大球”总金牌数的40%,较上一届增加14枚金牌(除新设项目三人篮球外);田径项目继续保持优势,一举获得21枚金牌;游泳项目厚积薄发,共获得21枚金牌,金牌数量近几届最多,其中吴玥更打破女子100米仰泳省最快纪录;拳击项目获得5金4银9铜,较上一届增加4枚金牌,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众所周知,竞技体育是塔尖上的角逐,但是在体育多元化需求更加强烈的今天,刻意发力竞技体育,显然不是一条科学的路子,想要培养出更多出色的运动健儿,只有让更多人去拥抱并热爱体育。

近年来,福州形成以市属训练单位为龙头、县(市)区少体校为基础、体育传统特色校为补充的三级联动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并探索市县(区)联办、市校联办、市队联办模式,通过体教融合、社会力量、集中培养等方式,发掘和培养了一批体育后备人才。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开展了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评估认定命名工作,共确定39个项目为市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命名92所中小学为市重点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74所中小学为市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一方面拓宽了竞技体育的选材面,另一方面则把体教融合推向纵深。

青少年是全民健身蓬勃开展的生力军、竞技体育长盛不衰的动力源、体育文化传承的新载体。当体育走进青少年,盘活存量,并从青少年中走出,扩大增量,扩充的不仅是竞技体育的大盘子,更成为一项提高文化素养、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举措。

当前,我省正处在体育强省建设的新阶段,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和体教融合之间如何有机关联?校园体育如何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有力建构?这些,都急需找到答案。

毫无疑问,福州体育再次站上顶峰,除了找准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摸清竞技体育的发展脉络,更是以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理念去剖析趋势;以开放、均衡和多元的理念去通盘谋划;以尊重规律、顺应潮流的态度去把握节奏。

体育强省建设寄托着人民群众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唯有脚踏实地,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腾飞,实现青少年体育的高质量发展,才能不负重托,不负时代。

竞技场上,第一只有一个,但是通往第一的路径却值得跟随者学习和借鉴。我们期待,福建体育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写下更多新的答案。(福建日报记者 肖榕)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