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福州科创走廊已全面建成。截至8月31日,全市科创走廊已建成载体面积433万平方米,提前完成三年建设目标,形成特色鲜明的“一城四区,十片多点”的空间格局。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2021年8月福州启动科创走廊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集聚地。两年多来,福州按照“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的总目标,把空间腾出来、把产业装进来、把人才留下来,建成了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具有较强品牌效应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集聚地。福州科创走廊,用创新之笔,绘就出一幅壮丽的产城融合新版图。
福州科创走廊总体布局图。
把空间腾出来
盘活闲置空间
建设特色“双创”载体
福州在发展过程中曾面临产业园内企业外迁、转型或倒闭而导致“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如何破题?借着科创走廊动建契机,福州挖掘城区闲置空间、低效用地,建设富有福州特色的“双创”载体。
在科创走廊台江片区的福建医科大学医疗健康科技园里,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项目一期,目前已完成科技园房产竞租工作,正进行园区环境改造的总平面图设计。
“这里原是福建医科大学乌山校区沿鹤龄楼及附属楼、荷塘路沿街店面、校内部分科研平台等校产资源,大部分闲置或利用率低。如今我们正努力将资源盘活,将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医科大学医疗健康科技园将依托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特色优势,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科创中心,形成产业发展新方向,推进健康科技产业发展。
科创走廊台江片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台江数智港集约化规划办公用地,坚持“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园、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理念,将数智港打造成“立起来”的数字科创产业园。此外,闲置的茶亭地下空间拟建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健康医疗科技产业园。
此外,仓山区财茂生物医药科技园计划腾出成片优质载体空间,围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形成集聚效应;晋安区福兴经济开发区在现有基础上再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加快多层厂房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打造“垂直工厂”,提升土地配置效率。
场地腾出来,载体建起来。科创走廊已成为高水平科研平台、“双创”载体的集聚地。
在仓山,橘园洲智能产业园、互联网小镇、AI小镇、科创小镇、北斗小镇等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升级;在闽侯,闽侯东南科学城科创中心、均和云谷·东南科创产业基地等合力建设科教名城;在高新区,AI智能云服务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闽都创新实验室集聚各类创新要素……
据统计,福州科创走廊共生成载体建设项目139个,总投资634.2亿。2021年以来福州认定的6家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全部集中在科创走廊,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07家,有76家在科创走廊;科创走廊内新增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以上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总数占全市新增数量的50%以上。
从启动建设至今,科创走廊内的科研平台、“双创”载体建设取得新突破,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起了统一融通、特色、高效的创新载体。如今,科创走廊动力澎湃,对服务地方产业链作出了贡献。
把产业装进来
创新要素“填空”
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
创新载体建成了,不能是一个“空壳子”。如何“填空”?要往里面填什么?答案是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往里装产业!
眼下,科创走廊鼓楼片区涌动着一股绿色新动能,东方电气、特来电等22家企业纷至沓来,新能源科创中心正成为这里的产业标杆节点。
福州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全国充电桩行业龙头企业,崭新办公场所位于新能源科创中心一期载体6楼。与此同时,公司发展也迎来新阶段。“我们将推动城市充电网更加均衡布局,围绕专用充电网、公共充电网、企事业园区充电网、居民小区充电网等5张充电网,一城一区一策合理发展,并从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乡村渗透,扩大城市充电网的覆盖范围,更有力地推动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鼓楼新能源科创中心以“数字化控碳”为切口,高标准打造福建新能源产业发展独具特色的集聚基地。
这是科创走廊用创新要素“填空”,把产业装进载体的生动写照。
把生物医药产业装进仓山高盛片区和金山工业园区;把光电产业装进晋安区,打造国际光电产业组件中心;把网络安全产业装进闽侯县大数据科技园;把光电信息、生物医药、软件和电子信息等产业装进高新区,形成产业集群……
各片区主导产业将科创走廊串连起来,正走向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
“眼下,科创走廊的载体空间提前完成三年的建设目标,我们又来到新的起点——继续往里装产业,让产业发展得更好。”福州市科创走廊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科创走廊聚焦产业细分领域,针对走廊上各园区工业基础和特色进行差异化产业布局,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进行延链补链强链,打通上下游产业协作,以集群化发展为产业提质增效,为创新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据了解,按照全市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543X”总体布局,福州还将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前瞻布局一批具有产业跨界融合属性和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未来产业新赛道,建立“全市统筹、市区联动”工作机制,在科创走廊各片区开展新赛道试点示范工作,逐步构建新赛道培育工作体系。
把人才留下来
科创“雁阵”齐飞
紧扣特色产业链布局人才链
刚刚结束的创新创业大赛,成为观察福州科创走廊引才聚智效应的“一扇窗”。
在闽都创新实验室洪茂椿院士的领衔指导下,云一科技公司超高精度气体探测芯片项目实现突破;师从国内热喷涂技术开创者丁传贤院士的薛卫昌博士,带来新一代纳米复合涂层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国家高端外国专家的项目团队,用废弃的牡蛎壳做出人造骨骼,每克售价2000多元……这些来自科创走廊的精英纷纷“亮剑”,秀出雄厚的科技实力。
“福州搭建的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是我选择留下来的最重要原因。”云一科技公司总经理郑子龙表示,他要带着云一科技公司在福州科创走廊这片“创新沃土”继续创业。
据数据统计,福州科创走廊聚集各类高层次人才5614人、高校毕业生59216人。
这片走廊上“雁阵”齐飞,福州紧扣科创走廊特色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的成效开始显现。
自科创走廊动建以来,福州借助“好年华 聚福州”“榕创嘉年华”等引才聚智品牌效应,依托福州创新创业大赛,聚焦新一代光电、自主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领域,为科技前沿项目搭建了一个投融资对接、孵化培育平台,引导优秀参赛企业和创新人才留在科创走廊,抢占新赛道,构建未来产业发展体系,支撑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福州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的“一城四区,十片多点”的空间格局,即:科学城+四个老城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十个集中成片科创街区+多个科创地块空间。
据悉,科创走廊建成后,将进一步实现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与福州老城区联动发展,深化福厦泉国家自创区福州片区建设,为产城融合发展加力加速、提质增效,助力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记者 梁凯鸿/文 石美祥/摄)
责任编辑:赵睿
- 福州每年超百万元招引人工智能企业2023-09-22
- 福州台北两社区签订同行协议 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2023-09-22
- 福州三部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2023-09-22
- 杨江帆:以茶载道——一叶见乡村,一茶观振兴2023-09-21
- 福州都市圈36个公积金高频事项可“五地通办”2023-09-21
- 福州人注意!周六起,上下杭景区附近这条路通行有变2023-09-21
- 福州台江三保社区成立党群志愿服务时间银行2023-09-21
- 福州鼓楼区鼓东街道:“近邻合伙人”叩响邻里幸福门2023-09-21
- 福州学前教育劳模名师库成立 首批成员皆为党员2023-09-21
- 2023年福州晋安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举行2023-09-21
-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
杨江帆:以茶载道——一叶见乡村,一茶观振兴2023-09-22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漫画台湾:我们都是中国人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