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东南网10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郭斌)“早上从家里一路迎着朝霞开车过来。”2日上午9时,福州西湖畔的福建博物院迎来了当天的第一拨参观者,来自闽清县梅城镇的李伟波带着家人兴冲冲步入展厅。

福建博物院2号展厅,由省文物局指导,福建博物院、法门寺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正在展出,展品包含皇室金银器、秘色瓷、琉璃器、石刻造像、唐三彩等诸多反映唐代社会面貌的文物,其中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六臂观音纯金宝函、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3件被列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可谓“国宝中的国宝”。

展厅里,一件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圆球”,吸引了不少观众。“这个圆球就是唐人所说的‘香囊’了。”李伟波对女儿说,“它的内部构造很精巧,转动圆球时它里面的香灰不会撒出来。”显然,李伟波来之前做了“功课”。

“此次特展,除了法门寺的国宝级文物外,还有来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洛阳博物馆、昭陵博物馆等的唐代文物共152件,其中一级文物达58件。国庆假期来这里,观众可以一览大唐风华。”福建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说。

展览现场,观众不仅能近距离观赏国宝级文物,还可在互动区体验唐装,感受唐代茶道。展览团队还按照古方提供了多种香方,让观众尝试跟着制香师体验古法合香,动手制作自己的专属香囊,或选购展览配套的文创产品“大唐香囊”。

“现在我们走过的这条长廊,就是当年叶飞被关押的思明监狱一角……”国庆假期,许多观众来到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微信扫一下二维码,一幅幅画面、一段段讲解便通过手机屏幕跃然眼前。“为了迎接国庆节,我们结合打造VR展馆,创新展览传播形式。”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郑锋颖介绍。

节日期间,距武夷山度假区半小时车程的闽越王城博物馆推出《闽越历史之光》《闽越溯源》《古汉时风汉服展》3个专题展览,讲述闽越国的辉煌往事和厚重文化;福建民俗博物馆推出二十四节气闽式生活等5项系列展览;闽台缘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主题活动;厦门市博物馆推出“在厦博乐——中秋国庆系列活动”,让观众在“品茶吃饼”互动体验中感受传统节日魅力……

据省文物局统计,全省博物馆中秋国庆期间举办了270余场展览社教活动。放假首日恰逢中秋佳节,全省各博物馆迎来观众10.3万人次,次日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近20万人次。

中秋国庆期间,福建文旅系统开展“清新福建·共享非遗悦金秋”主题活动,涉及1461项各级非遗项目、5897位传承人,让群众看非遗、听戏剧,解锁国潮新玩法。其中包括“闽南文化圩日”“闽越水镇海丝古韵展示活动”等“闽派”非遗活动,“清新福建”文旅产品直播季,“我为福建写首歌”MV福建采风,《来福建 歌唱山海》音乐文旅节目,梅花奖演员演出季等。

国庆期间,漳州龙海后港古街的石码戏馆热闹非凡。“百年匠心梦·非遗烟火集”龙海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汇集了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武术杂技等数十项非遗项目,大型露天非遗市集邀约非遗手艺匠人、非遗传承人、非遗产品生产商齐聚后港古街,将非遗文化项目、非遗产品以“烟火集”的形式陈列在整个古街的指定区域,与市民游客零距离互动。

此次非遗节最有闽南味道的体验项目非“后港年华·非遗奇妙夜”沉浸式夜游莫属。该项目以“后港年华”这一IP为串联,通过穿越人物小锦和她在古后港遇见的男主角阿海的视角,将闽南的非遗项目歌仔戏、布袋木偶、漳台弄虎等巧妙地呈现给观众,精彩的表演轮番登场,台上台下汇成欢乐的海洋。

非遗+旅游、文博+旅游、直播+旅游、音乐+旅游、观剧+旅游……一批新玩法新业态,在这个假期广受欢迎。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市第四届住房展销会9日开幕 超2.3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