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中医馆遍地开花 专科护士解放医生双手 共享中药房藏大智慧

从三个维度看福州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药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中医药条例》将每年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所在周确定为全省中医药文化周。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健康服务中的独特优势,中医馆的作用不可小觑。记者从福州市卫健委获悉,2022年底,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馆建设全覆盖,提供较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其中,9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超80%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

当前,福州中医馆建设成效几何?群众能否“看上好中医 方便看中医”?数字化浪潮下,福州还有哪些创新之举?27日,记者走访福州多家中医馆,一探究竟。

从三个维度看福州中医药事业发展

上海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内设置了中医理疗馆。记者 石美祥 摄

中医馆遍地开花

“一馆一特色”服务患者

34岁的福州市民陈女士近来常有干咳、乏力、盗汗、胃寒等症状,她来到家门口的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进行调理,在服用中药汤剂配合针灸后,不到半个月症状明显好转。

令陈女士感到意外的是,该卫生服务中心的露天观景台开辟出“莳珍空间”百草园,种植艾草、金银花、天门冬、朱砂根等数十种常用的中草药,她来就诊时会带着年幼的孩子前来认识这些“宝贝”,从中了解中草药的神奇、领略中医的智慧。

“当前,中医药越来越多融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薛丽丽说,作为市级精品中医馆,中心中医馆不仅设有独立的中医诊室、中药房、康复科等,还开展小儿推拿特色诊疗服务、省级非遗“醒脑开窍针法‘李氏飞针’”等,同时通过百草园、宣传栏、展示柜等方式推广中医药文化及健康教育知识。

“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我们树立品牌,开展市级精品中医馆建设,并按照‘一馆一特色’探索基层中医馆特色诊疗服务。”市卫健委中医处处长林秀俤介绍,目前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已提前实现中医馆建设全覆盖,并建设省级精品中医馆8家、市级精品中医馆16家,开展内涵提升的基层中医馆15家。

在“首善之区”鼓楼,鼓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开展南少林正骨理筋整脊手法、小儿推拿、针刀微创松解等特色中医诊疗,具备多学科联合诊疗能力,内兼外治,针药结合;南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以中医辨证施治和专病专方相结合,开展药泥、虎符铜砭刮痧、气交灸、雷火灸、核桃灸等特色疗法……

“我可是中医馆的资深‘粉丝’,亲朋好友有不舒服,我第一个推荐他们接受中医治疗。”鼓楼区居民杨宝珠说。

从三个维度看福州中医药事业发展

医护人员为病人拔火罐。记者 石美祥 摄

中医专科护理门诊

首次开进社区

“本以为后半生要与轮椅相伴,没想到半年不到,我就能走着过来取药。”27日,在台江区上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护士长吴玉玲经过,程先生连忙上前握住了对方的手。

原来,家住台江的程先生去年发生车祸,导致脚背大面积开放性溃烂无法愈合,医生建议伤口表面感染控制好点再进行植皮手术。疗养期间经人介绍,他来到上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中医理疗。经过省级非遗“陈氏创伤治疗法”治疗,程先生脚背的皮肤长了出来。

程先生从“只能坐着”到“独立行走”,得益于福建省首个在社区中心开设的中医专科护理门诊。为了解放医生的双手,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病人的诊疗上,同时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去年初,上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选送吴玉玲到省人民医院参加“中医专科护理门诊”培训。结业后回中心开展了福州市首家“社区中医专科护理门诊”,并由台江区卫健局对接省级非遗“陈氏创伤治疗法”传承人陈建彬,在社区开展专病中医护理治疗。这意味着,专科护士不仅能在门诊帮助医生解决问题,还能提供中医专科护理技术上门及线上指导等个性化服务。

吴玉玲告诉记者,中医专科护理门诊工作由中心的4位中医师和4位护士配合完成,居民接受医生的辨证拿到医嘱后,就来到康复理疗室,由护士应用中药外敷疗法、物理疗法等中医适宜技术来做伤口治疗、造口护理、烫伤治疗、术后康复等。

“中医护理门诊的设立,有效减轻了中医馆内中医师的压力,更扩展了中医药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不少外地群众也慕名而来。”上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伟民说。2022年,上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13.66万人次,其中中医药门诊量3.25万人次。

林秀俤介绍,福州近年来致力于传承中医药文化和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福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明确,将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出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中医馆完成服务内涵建设;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的建设要求,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打造共享中药房

良药不必“苦等”

信息化浪潮下,如何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在把控中药质量关口的同时,打通基层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人等药”变“药等人”?

在福清市智慧共享中药房里,淡淡的中草药香弥漫在空气中,记者追随一张远程传送的“药方”,目睹从“接方”到“出库配送”共计10余个标准化、智慧化流程。仅仅一个“煎药”环节,就从原来需要人工实时操作,变为全程自动控制煎药,省时省力,还能确保中药汤剂品质。

“我们借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药房在收到中药处方后,由专业的中药师进行审核,药房调剂人员进行调配,再由中药师复核,然后使用符合要求的水煎药,最后将药品送到指定地点。”福清市中医院院长林华介绍,智慧共享中药房将以福清市中医院为核心,当地24家基层卫生院及乡村卫生室为“网底站点”,顺利实现中医“问诊、开方、配药、送药”全流程闭环管理。

中药质量是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关键环节。共享中药房如何保证煎煮后的中药质量?林华说,共享药房能实现全过程实时记录、追溯,借助“一药一码”和专业药师审核,确保中药汤剂质量,同时打通物流服务,让购买中药像网购一样快捷,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喝上放心安全的中药。

2021年,福州市在永泰县中医院试点探索开展“共享中药房”项目建设,为辖区内基层中医馆开展中药饮片处方在线审核、点评,线下配药、代煎、配送等中医药互联服务。连江县中医院、福州市中医院、福清市中医院、永泰县中医院先后被列入省级“共享中药房及中药配送服务项目”建设单位。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深入推动“共享中药房及中药配送服务”项目建设,以各级中医院为核心,联通基层医疗机构,构建良性循环的中药药事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质优、安全的中医药服务。(记者 林文婧)

责任编辑:唐秀敏

相关阅读
关键词: 中医药事业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