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进入疾病高发期 怎样预防很关键

冬季做好“闭藏”查收四个“锦囊”  

立冬过后,万物进入“休藏”状态。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冬季更要做好养阴、闭藏工作,避免冬季常见病找上门来。14日,记者采访了福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宋立毅,共话冬季养生之道,了解如何避开日常生活中的误区,以及怎样在冬季增强个人体质、提升免疫力。

冬季是普通感冒和流感的高发季。一般来说,年老体弱者、儿童、患有慢性病者和免疫力低下者容易中招。宋立毅表示,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由病毒引起,主要症状为低热、头疼、咽部干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病程5天~7天。而流感多出现39℃~40℃的高热,发热时间长,或伴有寒战,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因此,在秋冬季注意保暖,保护好我们的阳气,并做好养阴非常重要,这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关键。”宋立毅说。

冬季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宋立毅解释,冬季早晚温差和室内外温差都较大,且寒冷环境的刺激会引发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冬季室内空气流动性差,特别是老年人易患感冒等呼吸系统的疾病,会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导致血压波动、心功能降低以及各种心律失常。另外,在冬季因天气寒冷而减少活动,容易使体重增加,血脂、血糖异常人群增多,这也增加了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建议,首先,入冬后老年人及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定期进行家庭血压检测;同时,注意保暖,在室外活动时间不宜过长,碰到温度极低的情况应减少外出。饮食要以清淡、低盐为主,忌烟酒,多吃一些绿色、黄色果蔬,增加血管韧性和弹性。平时遵医嘱服用的降压、降糖、降脂、扩血管和防心肌缺氧的常规药品都要按时服用,以免突发意外。

此外,应警惕风湿骨病。冬季,在寒冷的刺激下,肌肉受低温影响黏滞性增大、兴奋性增高,导致肌肉易发生强直性收缩,影响关节的功能,引起关节酸痛。因此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胸腰背部、双膝关节等部位,通过保暖达到保护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或减少因血运障碍导致的骨关节疼痛。

宋立毅提醒,冬天天气寒冷干燥,更要注意阴液不足的问题。在天冷时有的人爱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火锅、麻辣烫、烤羊肉串等,再加上葱蒜等小料,很容易出现“劫阴”的问题,也就是对阴液造成损伤,建议不可过量食用。羊肉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在冬季吃可滋补身体,但同样不可吃太多。

如何应对降温天气,健康过冬?国家注册营养师、安利(中国)资深营养讲师吴思明提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关键。

一、睡眠充足

睡眠质量好坏与健康有着很大关系。睡眠是恢复体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促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和自我修复。只有睡好觉,才能养足力气,以更加饱满的“机体”对抗疾病。

二、适量运动

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是很多疾病的克星。不同年龄段和体质的人群,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推荐健步走、慢跑、游泳、骑车、爬山等有氧运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周运动3次~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为宜。

三、良好心态

好心态不仅是健康的内在基石,也是对抗各种外邪入侵的天然屏障。要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心情烦闷时不妨做运动、听音乐,或与朋友聊天,减轻压力。

四、饮食均衡

日常饮食要注意“四个搭配”,即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寒热搭配以及水果蔬菜搭配,保持饮食丰富和多样化。可适当通过蛋白粉来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机体免疫力,可适量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C、铁、锌、硒的摄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记者 林文婧 实习生 傅亦静 通讯员 李卉)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漳州市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金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