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小雪至寒意起 养生保暖有诀窍 

专家: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提前预防是关键

今天,我们迎来冬天第二个节气——小雪。此时节,伴随着冷空气入侵,我国多地呈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初冬景象。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较频繁。我们如何做好养生保暖工作?哪些人群需要更多关注和保护?记者21日就此采访了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林敏瑜。

这几类疾病高发 需特别注意

冬季气温骤降对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人群影响最大。

林敏瑜提醒,预防感冒是贯穿冬季养生的主题,小雪以后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外出尤应注意防风防寒,注意保暖。

心脑血管病也是此时节多发疾病。人体受到寒冷刺激以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易导致脑中风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这时候,就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如果出现了胸痛、胸闷,含服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后3到5分钟得到缓解,就要考虑心绞痛可能,要尽快就医。特别是初发型心绞痛、静息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等不稳定心绞痛发作,一定要第一时间到胸痛门诊就医,必要时呼叫120求助。脑梗患者一般会出现口角歪斜、言语含混不清或者有一侧肢体无力麻木,遇到这种症状要第一时间就医。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老年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服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都要注意随访,坚持服药,切不可自行随意停药;二是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头部、背部、胸部和腿部的保暖,出门应多备几件冬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三是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喝水。

警惕低温烫伤 偏方不可信

福州的冬天,很多家长怕小孩冷,会在被子里放取暖“神器”——热水袋、热宝宝,或是直接用上电热毯,但使用不当时容易发生低温烫伤。那么,何为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林敏瑜主任医师介绍,能够导致低温烫伤的温度一般在44℃~51℃,同一部位接触时间过长、同时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取暖设备等容易造成低温烫伤。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机体组织长时间受热源的烘烤,会引起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老人、婴幼儿、瘫痪病人或醉酒者、糖尿病患者等,都是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

一般来说,低温烫伤表面看起来烫伤面积不大,但创面往往比较深,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有的可深达骨质。如果处理不当,严重的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这种损伤程度远比一杯开水直接浇在皮肤表皮要严重得多。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可先用凉毛巾冷敷或凉水冲一下烫伤处,然后及时就医。不要相信偏方,用酱油或牙膏涂抹烫伤处,以免引起烫伤处感染。

注重强身健体 饮食均衡

国家注册营养师、安利(中国)资深营养讲师吴思明提示,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应常食菠菜、猕猴桃、牡蛎、橘子、黄豆和深绿色的蔬菜,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叶酸,可以帮助抵抗抑郁。

小雪过后,可以多吃以下食物:保护心脑血管的食品,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等;降血脂的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麦、胡萝卜等;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如腰果、山药、栗子、核桃等。也可考虑在饮食中添加营养补充剂,如天然卵磷脂、深海鱼油、高纯度无添加的蛋白质补充剂等,帮助维护血管健康。

食物烹调多采用炖煮,这样营养流失较少,多食热粥有益健康,如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不要迟于22点休息。每晚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这样能降低血液黏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小雪以后,不宜长时间进行室外活动,但也不要终日蛰居室内。无风的晴天,应多到室外活动,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耐寒力。运动时,要选择在向阳的地方进行,注意运动时的穿衣,既不能捂得严严实实导致活动不方便,也不能穿太少,否则容易受寒。运动前做好热身,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记者 林文婧 实习生 傅亦静 通讯员 朱玉)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40周年庆祝座谈会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