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首个专门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中央文件。

文件下发后,福州不少基层干部都在热烈讨论:入编的名额会增加吗?薪酬会不会调高?减负能不能落到实处?记者从大家的热烈反响中了解到,《意见》中的部分举措福州已有探索,一些社区工作者也表达了对于文件落地的期许和建议。

重新认识:

社区工作者不等于居委会大妈

当编程脱离屏幕,变成一个个实物“拼图”,会是什么样?上周三傍晚,一堂无屏编程体验课在恒力博纳党群服务中心开启,现场座无虚席。

“还没结束,就有孩子和家长在期待第二期了。”鼓楼区华大街道体育中心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林惠敏很有成就感。引入无屏编程课程是个新尝试,从对接资源、宣传招募到活动执行,她全程参与。

很长时间里,人们对社区工作者的印象都停留于“居委会大妈”。但记者眼前的林惠敏不同,28岁的她留着齐肩长发,身穿背带裤,正值青春年华。

《意见》提出,要积极吸纳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林惠敏就是社会工作专业出身。

高考之后,一向对义工、志愿服务感兴趣的林惠敏选择了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当时,鼓楼区与闽江师专探索了“学校培养+社区实训”的合作模式,林惠敏除了在校上课,还到社区“拜师”实践。

2018年,林惠敏通过考核进入体育中心社区工作站。专业的学习背景与社区的工作实际,让她更能够积极地尝试和创新各种服务方式。就这样,她一步步成长为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

“真正走上岗位后,才发现独当‘多’面不简单。”林惠敏说,除了负责文化宣传的主要工作,她还承担社区的经济普查、平安三率、社区网格处理等任务。好在鼓楼区安排了军门社区书记讲坛、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课程等学习,让她每周有一到两次的机会可以“充电”。

显然,社区早已告别“居委会大妈”时代,一批知识化、专业化的年轻社区工作者集体登场。林惠敏说,同事中,“90后”“00后”占了一半。

《意见》指出,持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福州在2021年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时,就明确社区专职工作者由市、县(市)区组织、民政部门统一公开招聘,并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政府的各种政策都需要社区工作者来完成和落实。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一环。”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余晶指出,社区治理和服务正走向数字化、多元化、创新化,《意见》的出台,为社区工作全科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树立了信心。

坦露心声:

要加薪,也要减负!

安全隐患排查、防汛抗台值班、矛盾纠纷查处、政策宣传落实……这几年,社区工作者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了,也被越来越多人理解、认同。

“《意见》的出台,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对于社区工作者的重视。”“85后”的侯卓凡在社区工作了13年,在仓山区金山街道幸福社区担任书记8年。2018年,在防抗台风“玛莉亚”时,冲在前头的她被断枝砸中,当场昏迷。而付出终有回报,她获评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后又评上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是组织对我的认可,也是对社区工作者这个群体的重视。”侯卓凡说,得到肯定后,对工作也更加尽心尽力了。

但对于任何职业来说,薪酬体系的完善,才是最为直观的认可和重视。

2021年出台的《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及配套文件,调整提升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并明确,根据全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变化幅度以及财力情况,每两年调整一次薪酬。

“现在的薪酬由基本工资、绩效和休息日考勤补贴组成,像我这样的社区主干,一个月到手4000多元,其他人只有两三千元。”侯卓凡坦言,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公积金的缴存基数提高了。但和其他地市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待遇低,也导致了社区工作留不住人才。”

与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在采访中,不少社区工作者反映,这是一份压力“爆表”的职业——过多的行政事务,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工作时间,让他们疲于应付。“有些部门流行‘进社区’,很多活都派给社区,但人员、经费很难跟上,加重了社区工作者的负担。”在社区,一肩多挑成为常态。

《意见》指出,持续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时间、精力为居民群众服务。

“希望借着这次意见出台的契机,各级职能部门进一步深化减负任务。”不少社区工作者表示,社区是自治组织而非政府部门,希望减负能把他们从各种政务APP、台账、考核中解放出来,这样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好服务人民的主责主业。

成长链条:

社区书记不是“天花板”

“刚进社区时,没想过有一天能有事业编。”鼓楼区温泉街道汤边社区党委书记陈华丽说。

2000年,陈华丽作为一名协管员进入社区,20多年如一日扎根基层。2015年,她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达到许多人眼中的职业“天花板”。

鼓楼在全市率先打破这一瓶颈,探索建立了“社区工作者—社区书记—事业编制社区书记—街镇(区直部门)副职”的职务成长链。这意味着,竞聘入编的社区主干不仅可以流动到其他事业单位,还可通过选拔任用成为街道或区直部门的党政副职,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入编让晋升有空间,待遇有保障,社区年轻人有了奔头。”陈华丽说,她已经成功通过考试进入事业编制,如今正考虑退居二线,“我51岁了,也应该把位置腾出来给年轻人,让他们有机会走得更远”。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意见》提出,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对在社区连续工作10年以上、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满一届、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可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规定择优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特别优秀的,可进一步通过择优调任、换届选举等选拔进街道(乡镇)领导班子。

在为社区工作者畅通职业发展通道这条路上,福州早已迈开步子。但郑钟在打破“天花板”的过程中力不从心。

郑钟已经在长乐西关社区干了20多年,作为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区人大代表,他一直在为社区工作者发声。

“目前来看,留给社区书记考的职数还是比较少的。”在郑钟印象里,长乐区近年来只组织了一次针对村居主干的考试,而且职数只有1个,远少于需求。

郑钟建议,增加职数、放宽标准,让更多优秀的社区工作者拥有考试的机会。“这不仅是对在职社区干部的激励,也对未来有志从事社区工作的年轻人更有吸引力。”

“《意见》迈出了关键一步,希望福建、福州能够继续走在前头,早一年实现就让社区工作者多一分职业获得感、成就感、归属感。”采访中,社区工作者们都期待着《意见》里的各项举措尽早落到实处。(记者 莫思予 林晗)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