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进入夏季,气温逐渐升高、雨水渐多,温热潮湿的环境导致各类细菌、病毒、蚊虫生长繁殖加快,易引发和传播各类传染病。6月3日,福州市疾控中心提示广大市民:谨防登革热、百日咳、手足口病、霍乱,以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市疾控中心传防科副主任医师吴祖达表示,登革热是由被携带有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从而感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白纹伊蚊主要在小型清水容器中孳生,多数时候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亦会在户内活动。雌蚊嗜吸人血,活动高峰在上午7点~9点、下午4点~ 6点。目前登革热既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也无有效预防疫苗,预防关键在于及时对蚊虫孳生地进行清理以及在日常活动中避免被蚊虫叮咬。

“6月天气转暖,细菌繁殖更加活跃,应注意防范百日咳。”疾控专家介绍,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高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有百日咳之称。近年来受到疫苗保护屏障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百日咳疫情出现上升趋势。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该病可在多个年龄段出现,1岁以下婴儿因体弱等原因未及时全程免疫是百日咳发病的高风险人群。及时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最有效手段。

6月还应注意防范儿童手足口病。疾控专家表示,福州市手足口病通常在每年的春夏季节高发,尤其是在5月~7月和9月~10月。手足口病容易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属于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例如接触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等,另外也可通过接触口腔分泌物、呼吸道分泌物和水疱疱液传播。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饭前、便后、外出后都应使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来洗手。

此外,还需对霍乱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予以关注。市民关键要做到“管好一张嘴”,即要吃熟食,不饮生水。不生吃海产品,食用贝类、螃蟹等海水产品时要煮熟蒸透。(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方海银)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享“福”利啦!福建好物来了——“e福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