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鼓岭之友”不远万里来榕,参加“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转厝”啦!这就是“中国老家”

古堡别墅门前的柳杉依然茁壮,穆家别墅遗址的那口老水井“诉说”着百年变迁,网球场的爱情“网”事浪漫动人……20日上午,从美国来榕参加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的穆言灵、毕乐华等“鼓岭之友”再次“转厝”(福州话回家的意思)。

“鼓岭之友”不远万里来榕 参加“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毕乐华说,外祖父和母亲都在古堡别墅里住过。记者 包华 摄

“这里有家的感觉”

“这里有家的感觉。”古堡别墅是毕乐华每次到鼓岭必去的地方。她曾不止一次带着照片,前来寻访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古堡。她的外祖父柯志仁和母亲柯秒玉都在古堡别墅里住过,当年古堡的毛石外墙至今保存完好,让她深受感动。

80多岁的毕乐华来自美国传教士柯志仁家族,她的父母都曾在英华中学任教,抗日战争期间英华中学内迁到顺昌洋口,毕乐华就在洋口出生。她视福州为自己的家乡,会说一口流利的福州话。

古堡别墅是一座两层高的石木结构西式古堡建筑,坐北朝南,中部有半圆形塔楼,大门入口左侧有两棵柳杉,见证了古堡的百年历史。

古堡别墅一面照片墙上挂着许多柯志仁家族的照片,其中有毕乐华的外祖父、母亲和她7岁时在鼓岭的照片,勾起了她的回忆。毕乐华说,母亲年幼时常常跟着外祖父来鼓岭避暑,先后住在几栋不同的别墅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古堡别墅。

百年前鼓岭有不少网球场,一年一度的网球比赛更是一件盛事。看到企头顶阶梯网球场时,毕乐华情不自禁地拿出一张发黄的照片,照片记录的是她父亲毕理参加鼓岭网球赛拿到冠军的场景。

“鼓岭之友”不远万里来榕 参加“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穆言灵查看遗址上的瓦片等,后用纸巾包起来带回家。记者 包华 摄

“我找到了‘中国老家’”

“非常高兴!非常感动!我在鼓岭再次找到了我的‘中国老家’。如果彼得看到这一幕,一定十分高兴。”20日上午,穿过一片芦苇丛,穆言灵在鼓岭企头顶附近的一个山头上见到了穆家别墅遗址。

她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将眼前的一幕记录下来,想和大洋彼岸的丈夫穆彼得分享。这是穆彼得和她公公穆蔼仁生前念念不忘的地方。

穆言灵说,穆彼得在襁褓时就到鼓岭度过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夏天。当年,穆家给别墅取名为“斯凯岛”,因为他们老家在苏格兰一个叫斯凯岛的地方。在这栋房子修缮前,他们暂时住在山上先前加德纳的房子里。

穆言灵说,这个地方她寻找了很多年,夫妻俩一直凭着记忆寻找穆家别墅遗址,直到去年才最终确认了它的具体位置。现在,通往穆家别墅遗址的路被重新开辟了出来,遗址上做了标识,让她倍感亲切。

穆家三代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为促进中美民间文化交流作出巨大奉献。受穆蔼仁和穆彼得影响,穆言灵一直致力于鼓岭文化研究和中美民间友好交往工作。

如今,这份友谊还传递给了穆家第四代。穆言灵说,穆家的中国佣人曾送给刚出生的穆彼得一件婴儿肚兜和一双小红鞋,她的女儿爱中、爱华小时候都穿过这双小红鞋,如今她1岁半的小外孙穿的也是这双小红鞋。像小红鞋一样,她会将鼓岭的友谊代代相传。(记者 何佳媛 王光慧)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全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