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嵩口古镇的黎照居民宿,面朝大樟溪,由一栋明清时期的古厝改建而成。民宿门前,“2024年编程夏令营”的旗帜迎风招展,从去年开始,这里成为一家编程俱乐部的夏令营基地。
乡间的古厝民宿与城市的编程培训紧密“牵手”,在嵩口古镇绘出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图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以古镇改造为契机,嵩口摈弃“大搞旅游开发”的传统思路,在保护规划、产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方面引入新理念,以市场化新机制促进古镇复兴。2023年,嵩口古镇接待游客达1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13亿元,乡村文创、古建研学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针灸式改造”,用好古厝资源
嵩口是一座被大樟溪环绕的千年古镇。古时,来自仙游、闽清、莆田、尤溪等地的丰富物产在嵩口中转。最繁忙的时候,停泊在嵩口码头的船只多达上百条,绵延几公里。然而,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嵩口古镇日益凋零。
2008年,嵩口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福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嵩口被列入全省重点改善提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项目,开始了古镇改造的探索。
如何改造?坚持规划为先,制定《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嵩口)保护和发展规划》等,划定保护区、缓冲区、景观控制区,为古建筑群留下生存空间。
“嵩口采取‘针灸式改造’活化古镇,用最小的干预重塑古镇的文化生态空间。”嵩口镇党委书记连萍介绍,在镇党委、政府主导下,镇村干部与台湾“打开联合”团队、村民一道,按照新旧融合、新老建筑共生的理念,既修旧如旧留住古镇古韵,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原有的社会形态。
沿着嵩口古渡口拾级而上,古道旁古厝、店铺的外表虽古朴沧桑,里面却活力十足——有的是民俗博物馆,有的是小吃店,有的则展销非遗工艺品,每一处都独具魅力。
“以前晚上都没人敢走路,房子也闲置下来。古镇改造后大不一样了。”在嵩口古镇直街的“郑记蛋燕”店铺,店主郑秋兰在为周末游客潮作准备。她曾在上海开餐饮店,2016年返回嵩口创业,以当地闻名遐迩的蛋燕作为主打,靠每碗15元的平价小吃打响知名度。2022年,郑秋兰成为永泰县非遗项目(永泰蛋燕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曾经闲置、如今热闹的古厝里,推广永泰美食文化。
宗庙里看电影、古厝里开民宿……传统与现代的邂逅,在嵩口接连发生。通过微改造,嵩口成功修复鹤形路、千年渡口、龙口厝等文化遗迹22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明清古民居51座,让咖啡馆、书店、电影院等现代业态在古建中扎根。
社会化参与,古镇又现活力
城市化进程中,嵩口的年轻人纷纷离开家园往外走。古镇改造,改变了这种单向流动的趋势。
2014年,作为台湾“打开联合”团队的第一位大陆员工,来自连江的谢方玲第一次走进嵩口,一直留到了现在。2019年以来,她采用合伙制方式联合创办的黎照居民宿,成为嵩口吸引年轻人的新模式。
“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就像一个个孤岛,需要新型创业联合体将他们聚在一起。”谢方玲说,黎照居吸引了7位年轻人加入,大家不是只想分红的“甩手掌柜”,而是积极参与民宿运营,有的当店长,有的学习木工技艺负责日常维修,有的学园艺负责美化周边环境,他们也因此在嵩口安居乐业。
以古镇改造为契机,嵩口镇按照“运营前置”理念,推出古厝租赁、托管、补助和房屋使用权置换等多种活化方式,积极创新古镇改造的社会化参与机制,引入市场化思路,让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从城市源源不断流入。
嵩口供销社原是一座百年古厝,但年久失修。在改造时,政府吸引年轻人投资修缮,并给予一定的免费使用年限。2022年,当地年轻人筹集300万元资金启动供销社改造提升,从城市请来的设计公司对这种模式产生极大兴趣,不收设计费用,反而以技术入股,深度参与了修缮改造。
如今,这座古厝蝶变为供销新社,成为集餐饮、伴手礼、研学于一体的综合体。为了更好地链接城市与乡村,供销新社还成为对外展示的重要平台,展销特色农产品、小吃、文创商品。开业第一年,供销新社销售额达60余万元。
镇上7家奶茶店由年轻人开起;6家永泰葱饼店中,有5家是“80后”创办的……“通过机制创新,优化市场环境,吸引本地人回来、外地人进来,恢复了古镇的烟火气。”嵩口镇镇长余仰东介绍,全镇常住人口已经增长到1.2万人,人口回流的趋势还在不断加强。
“文化+”模式,助力产业兴旺
在嵩口,每一座民宿都有自己的看点。青藤苑民宿的看点是“画”——走进一楼大厅,一幅幅油画、水彩画、国画让人眼前一亮。
原来,青藤苑民宿在接受散客入住的同时,还重点对接美术院系的写生团队。“我们不仅负责住宿安排,还帮助寻找写生点,得到很多美术院系师生的认可。”青藤苑民宿负责人吴玉萍介绍,去年他们承接了8个写生团队、600多位师生入住,不仅在淡季提高了房间入住率,还形成了固定客源群体。
“民宿+写生”的服务创新,是嵩口古镇探索文化赋能、助力产业兴旺的缩影。近年来,嵩口镇根据古镇文化特征,着力以“文化+”模式赋能古镇产业发展。
李梅产业是永泰县传统优势产业。为助力产业发展,嵩口镇大樟溪畔的一处老宅经过改造修缮后,以永泰李梅文化体验中心的形式对外开放。记者看到,该中心从品种、生态、制作、种植4个方面,展现永泰李梅产业发展的全貌。此外,还提供研学、会议办公、住宿及餐饮等服务,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打造出有文化底蕴、地方特色的乡村产业博物馆。
推出非遗藤编、剪纸等“文化+商品”,探索红色研学、古建研学等“文化+教育”,拓展耕读文化街等“文化+旅游”……如今,“文化+”模式在嵩口古镇遍地开花,裂变出更多业态。据统计,嵩口景区内有各类民宿客栈、农家乐40余家,旅游饭店60余家,旅游商品经营户120余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下一步,我们将充分挖掘传统产业优势,积极盘活闲置房屋、旧学校等作为产业实验研发基地,培育适合本地发展的新兴产业,持续壮大‘政府+群众+创客’人才队伍,为嵩口古镇振兴发展创造新活力。”嵩口镇党委书记连萍说。(本报记者 方炜杭 卞军凯 通讯员 黄绍坚 方玲燕)
责任编辑:赵睿
- 解开永泰文书密码 重现乡村灿烂历史2024-07-23
- 永泰供电:带电消缺 “汗”卫清凉2024-07-12
- 永泰供电:离岗不离心 情暖退休人2024-07-11
- 永泰供电:夏日炎炎 “爱心茶摊”送清凉2024-07-10
- 永泰供电:打好保供“组合拳” 电力迎峰度夏添保障2024-07-09
- 永泰“清凉游”火热出圈2024-07-09
- 永泰供电:精心调度迎高温 多举并措保供电2024-07-05
- 永泰供电:迎“峰”战高温 护航电网保民生2024-07-04
- 永泰供电:为变压器带电接火 全力守护群众夏日清凉2024-07-03
- 菌草“以草代粮”羊粪“变废为宝” 永泰实现生态循环种养2024-07-02
-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
寿山石雕传世珍品展在榕开展2024-07-25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福州:敢闯敢试 挺进深蓝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