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近日,全国生态日之际,“海峡情深 湿地共护”闽江河口湿地科普宣教闽台结对交流活动在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举行。

来自两岸婚姻家庭、常住福州的台胞家庭、福州本地家庭代表及生态保护志愿者等80多人参加活动,感受闽江河口湿地保护的成果,以及保护在闽江河口、马祖两地往返的中华凤头燕鸥的成果。

两岸共护中华凤头燕鸥,在维系福州、马祖两地亲情,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两岸家庭

组团走进湿地

目前已知中华凤头燕鸥主要分布在海峡两岸台湾福建、浙江等狭窄区域,近年在韩国等地也有记录,但其繁殖地多位于无居民海岛,保护难度极大。每年,两岸通过举办中华凤头燕鸥保育交流研讨会、同步调查、技术共享等,积极开展中华凤头燕鸥种群保护和恢复行动。

活动现场,海峡两岸家庭代表聆听了报告,了解闽江河口湿地保护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海峡两岸为保护中华凤头燕鸥所开展的合作、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

活动中,大家通过礼物交换、走进退养还湿区观察湿地鸟类活动和栖息地环境、共绘中华凤头燕鸥、颁发湿地守护者证书、发起参与保护湿地号召等,共同保护生态家园。

科普讲座、互动问答、纪录片观赏与参观博物馆等系列活动,带领大家开启湿地知识探索之旅,深入体验闽江河口湿地的独特魅力与生态价值。

偶然发现

两岸携手追寻

本次活动,是两岸携手16年共同保护中华凤头燕鸥的一个缩影。

中华凤头燕鸥因其稀少神秘被称为“神话之鸟”。从1937年在青岛被记录到,到2000年在马祖被记录到这60多年间,这一物种因杳无音信普遍被认为已灭绝。

2004年,福建省的观鸟爱好者在长乐闽江河口湿地记录到2只中华凤头燕鸥。自2004年第一次观测到中华凤头燕鸥,福建省观鸟协会保育小组队员就与台湾的鸟类保护研究组织合作,在福建2000多座沿海岛屿开启“神话之鸟”的追寻之旅。

2004年以来,闽江河口湿地为马祖的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种群提供稳定的栖息、觅食、求偶及育幼场所,也为闽台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2008年7月20日,福建省观鸟协会会员与台湾台北市野鸟学会会员相继在闽江河口湿地和马祖记录到一只下喙被塑料管套住的中华凤头燕鸥。这一事件,让海峡两岸的保育机构得以确定闽江河口湿地和马祖的中华凤头燕鸥是同一种群。一场持续16年的两岸保护合作行动由此开启。

2018年,根据台湾大学和台北市野鸟学会提供的一份GPS定位图,福建省观鸟协会把目光锁定在连江县定海湾的四姆屿。

通过燕鸥模型和鸣叫声等招引手段,2022年福建省观鸟协会队员吸引到7只中华凤头燕鸥和800多只大凤头燕鸥。

2022年7月3日,值班人员第一次在监控中发现中华凤头燕鸥宝宝。大家欣喜若狂,为它起名“华宝”。在随后的日子里,观察员记录下“华宝”的成长点滴,为生物研究保护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和数据。

2023年11月25日,在福州闽江河口湿地举行的2023年海峡两岸中华凤头燕鸥保育交流暨海峡两岸生态保护融合发展专题培训活动上,两岸研究机构共同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经汇总统计,2023年预计全球中华凤头燕鸥数量为221只,其中成鸟176只、幼鸟45只,创历史新高。

时下中华凤头燕鸥正开启迁徙之旅,包括今年浙江新环志的中华凤头燕鸥成鸟ZD5在内的多只个体,已在闽江河口湿地被频繁记录到。

融合发展

探出示范效应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在生态系统、生物起源、植被类型等方面相似性较高。

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指出要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善用各方资源深化融合发展,福州与马祖融合发展示范效应要不断显现。

今年5月1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林草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支持闽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流合作”。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林立婷表示,相信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凤头燕鸥这一珍稀物种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生态环境也将变得更加美好。(记者 徐文宇/文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暨泉州乡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