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站在新年之始回望,鼓楼激荡着一股闯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福州解放日命名的八一七路贯穿鼓楼,见证了城市的日新月异:未来产业蓄势起飞,三坊七巷古今交融,一刻钟“圈”出幸福生活……

从八一七路出发看鼓楼,这一年,首善之区牢记嘱托、承压奋进,“最美窗口”气象万千、风景正好。

福州鼓楼:从最美窗口一览首善风范

位于乌山西路的新能源科创中心。

向东·住进“幸福里”

“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八一七路东侧,这副悬挂在军门社区牌坊上的对联,是民生福祉日益增进的写照。

如今,幸福的距离有多远?在鼓东街道树兜社区居民高建华看来,不到一刻钟。

“家门口的‘幸福里’建好后,每天都安排了活动,既有剪纸、八段锦等非遗教学,也有香薰蜡烛等新奇项目。”高建华说,加上365天开放的长者食堂,生活过得有“知”有味。

树兜“幸福里”人气不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就业驿站、青少年专属活动空间、健康服务区、居民共享交友区等场所分布在不同楼层,让全龄段人群共享美好生活。

过去一年,鼓楼共实施“一刻钟幸福圈”补强项目132个,实现“幸福里”社区服务综合体十街镇全覆盖,学有优教、老有颐养的幸福感一天天生长:

教育更均衡,获评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新建扩建2所学校(园),新增学位760个,持续化解“大班额”问题;

卫健更完善,加快集团化办医改革,在全省率先落地社区脑健康中心,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级优生优育指导中心,新增街镇托育中心3个、社区托育点8个;

养老更贴心,持续为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76家“长者食堂·学堂”长效化运营。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如何”重要指示十周年之际,鼓楼还建成社会治理中心,“两会一员”机制获评“全国社区创新优秀案例”,基层治理提能增效。

家的温暖,两岸同享。“海峡东西岸,漂浮两茶瓣……”鼓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演出中,情景表演唱节目《两岸茶飘香》让台胞林东岳深受触动:“两岸一家亲。我来大陆创业14年,感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青年的关心与扶持。”

社会交往走深走实,情感文化交心交融。首次邀请台胞加入“社会治理市民委员会”队伍,携手台湾团队打造凤湖完整社区,成立福州涉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举办纪念沈葆桢巡台150周年史迹展……去年以来,鼓楼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建设中取得一批首创性成果。

向西·“新”潮澎湃起

一架搭载高光谱相机的无人机从鼓楼西边腾空而起,在闽江上飞行30分钟后,带回了巡航采集的水质监测数据。

“零接触”快速监测水质,这件充满“未来感”的事,发生在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地方——全省首个低空示范场。上个月,鼓楼区低空示范场在国光公园揭牌,积极开展首批试点场景应用。

作为福州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鼓楼参与制定《福州市低空空域改革总方案》,搭建福州城市低空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开辟全省首条定制航线,低空经济加速从概念变为现实。

放眼鼓楼科创走廊,高能级载体向新而行,发展动力澎湃不息,创新成果勇立潮头:

现有科技小巨人企业141家,位居全省第一;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402件,位居全市第一;去年新增省级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和产业化项目11个,占全市的三分之一。

科技创新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如今触及更多新领域,激发不竭新动能。

数字经济引擎强劲。过去一年,鼓楼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公共服务平台,鼓楼智算中心一期顺利建成;43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企业,14个项目入选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项目,均居全省第一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3.1%。

海洋经济聚产成势。过去一年,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入驻企业78家,上线运行技术转化服务平台;承办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专题报告会、全国智慧海洋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等活动,海洋科技会客厅影响力持续扩大。

新兴赛道加速布局。过去一年,鼓楼打造新能源运营管理先行区,新能源科创中心入驻福建氢能等企业47家,落地福州大学低碳综合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建成运营“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4座。

向南·激活“强引擎”

逛完古韵今风的南后街,步入熙熙攘攘的达明美食街。岁末年初,一场热腾飘香的美食之旅抚慰人心。

上月15日,达明美食街焕新开业,划分了八闽、台湾、东南亚三大主题街区,串联特色美食与文创,打造全新城市美食地标。这里有老字号和非遗味道,同利肉燕第四代传承人陈君凡说,“希望游客们来达明,吃肉燕,将满满福气沾回家”。这里有古早味的台湾美食,台湾厨房主理人刘玉香说,“期待更多人尝到正宗台湾味,增进两岸美食文化交流”。

主理人的诚意、消费者的热情,让达明美食街精彩不断。去年,鼓楼持续发挥优势激活消费这一“强引擎”,向内需市场要潜能。

一半是烟火,消费市场亮点纷呈。新开业香格里拉八匚汇,新引进首店100家,新培育“米其林”“黑珍珠”“金梧桐”餐厅22家,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1016场,东街口、熙街口商圈营收分别达135亿元、84亿元。

一半是诗意,文旅市场热潮涌动。三坊七巷获评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雅道集”广受喜爱,“福舟悠游”内河游、《寻梦闽都》沉浸式演出入选全市文旅消费十大新场景。去年前三季度接待国内游客2573万人次,增长10.5%;国内游客旅游花费213亿元,增长14%。

在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重点项目延续铿锵有力的建设步伐。鼓楼始终将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全面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投资总量、投资效益实现新提升。

去年,开工建设屏湖公馆等项目37个,竣工投用华电福建总部大楼等项目29个,10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7亿元,超序时16个百分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招引项目201个,总投资809.5亿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向北·留住“根”与“魂”

从半部中国近代史的三坊七巷,到呈现“福州年轮”的鼓楼遗址,从见证建城史的冶山春秋园到三山之首的屏山……登上北端的镇海楼极目远眺,福州古城中轴线千年不变。

“‘三条簪’也叫‘三把刀’,一把为国,一把为家,一把为己,体现了女性独立自主、自尊自爱的美。”体验“三条簪”妆造的市民吴娟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去年,随着“福州传统妆束技艺”入选鼓楼区非遗项目,头顶“武器”的妆造不断“出圈”。

这是鼓楼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崭新气象的又一生动注脚。怀着珍爱之心、尊崇之心,鼓楼保护好古厝文物,赓续着闽都文脉——

成立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和鼓楼区历史文化街区服务中心,出台12项长效机制,打造“我们的三坊七巷”宣传IP,城市名片愈发闪亮;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增“三条簪”等非遗项目20个、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2个。

留下“根”与“魂”,生发新枝叶。鼓楼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扎实开展“旧改提质年”行动,全力营造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魅力城区。

小广场旁大树成荫、绿植环绕,孩子们挥动着球拍,老人们悠然散步。“小区完成了一场微改造,曾经荒废的绿化带,成了居民期盼的休闲场所。”华大街道琴湖社区御景台花园业主廖秀花说,如今的小区车辆停放有序,步行其中身心舒畅。

去年,鼓楼改造老旧小区163个,提前一年实现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全面焕新。同时实施旧改项目8个,新建续建安置房项目10个,三坊七巷入选住建部第一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城市更新有序实施,也让人们邂逅了诗和远方。鼓楼有力推进“两江四岸”环境整治提升,贯通金鸡山—金牛山城市慢行步道,建成国光公园等精品节点6个,新建口袋公园3个,福山郊野公园三期正在加快建设。

(记者 莫思予 通讯员 彭辉 图片由记者池远摄)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厦门同安滨海新城指挥部揭牌成立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