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3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蒋丰蔓 通讯员 李泽波 文/图)
1月28日晚,央视总台春晚遇上首个“非遗版”春节,精彩不断。从开场视觉秀《迎福》短短1分钟展示16种非遗技艺,到压轴曲《难忘今宵》融入戏腔老歌新唱;从主会场鼓槌翻飞、气势如虹的《潮汕英歌舞》,到无锡分会场主持人手中满是江南韵味的团扇……百余种非遗元素以鲜活的面目出现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眼前,一场文化味满满、年味浓浓的盛宴温暖了屏幕内外的每一颗心。
在福建,非遗与年味的融合也别具一格。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建的漳州木版年画、灯彩(泉州花灯)、龙舞(大田板灯龙)等9项与“春节”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同参与申报。2025年春节期间,福建各地推出216场非遗主题活动,为海内外游客和人民群众打造了一个接地气、聚人气、迎福气的非遗新年。
显然,从国家到地方,从线上到线下,非遗已经成为当代春节图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注意力稀缺时代,众多非遗项目能够借助春节这一全球性文化符号,以更加集中、直接、生动的方式与大众见面,其传播力、影响力明显增强。这不仅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为各地文旅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如此,非遗才能真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让非遗与春节这对好搭档继续“走花路”,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比如,丰富春节期间的非遗活动形式,鼓励各地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品牌活动,增强非遗的文化影响力;加强非遗与科技的融合,利用VR、AR、AI等现代科技手段,为非遗的展示、传播提供新的方式和渠道,增强节日氛围、丰富节日体验;促进非遗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非遗主题“年味游”线路等。
责任编辑:肖舒
- 【网络中国节·春节】春节逛上下杭感受非遗魅力2025-01-28
- 首个“非遗版春节”来了 非遗抖音团购消费激增2025-01-27
- 首个“非遗版春节”来了 非遗抖音团购消费激增2025-01-27
- 非遗贺新春系列展示展演活动拉开帷幕2025-01-27
- 非遗里的“闽式年味”2025-01-26
- 非遗里的“闽式年味”2025-01-26
- 非遗贺新春 精彩伴你游2025-01-21
- 榕台商会过大年暨非遗老字号年货展启动2025-01-21
- “非遗+”添“彩”年货市场 “花”样十足迎新春2025-01-20
- 非遗过大年 全球旅行者在榕共享中国年味2025-01-18
-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
【网络中国节·春节】福州:春节城市管理不断2025-01-30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