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蛟潭村“木筒号子”队中年纪最大的七十八岁,最小的六十七岁。伫立在森林深处,仿如一尊尊雕像。
“哼……嘿……嘿,嗬……嗬…嘿……”
素有“八闽母亲山”之称的梅花山,是闽江、九龙江、汀江发源地,这里千米以上高峰300余座,峰峦叠嶂、茂林蔽日,神隐、静谧中充满着神奇色彩,而流传在此的“木筒号子”则由于它的古朴而神秘,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4月13日,记者翻山越岭来到上杭县步云乡寻根究底。
今年67岁的林隆龙是蛟潭村“木筒号子”传承人,他告诉记者,梅花山系“三江之源”,早在300多年前就有生产伐木为商。梨岭村第十五世贡生林大桑,是经营木材生意的老板,他组织大批伐木工人采伐木材,水运放排,从九龙江源头直至漳州市场销售,水路由新罗万安经漳平、华安到达漳州码头。
“改革开放前,山是集体山,能当上伐木工的村民那可是人人称羡能挣最高20工分值的活儿,也是最累最险的重活。”一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的林隆龙向记者娓娓道来,“木筒”是客家话,将大树砍下后裁成4米或6米长的成材即为“木筒”,“号子”是在抬“木筒”中直接产生的古老歌谣。在伐木工胸膛和喉管里迸发出来“起步号、平步号、上坡号、下坡号”强烈的律动节奏哼唱声中,大家的劳动协作“一领众和,步调一致”,“人心齐,泰山移”。1958年10月,正逢“大跃进”时代,梨岭村、龙龟村木筒号子队进入上杭古田公社竹岭大队凹头抬木筒,最大的一根木筒直径达1.6米,长16米,重数吨,抬整棵木筒用了40人。那号声一起,起伏顿挫、节奏强烈、慑人心魂、让人震颤,前来观看者达千人,上了年纪的见证者至今记忆犹新。
随着梅花山被列为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木筒号子”声渐行渐远,逐渐湮没在峡谷中、雾霭里,时不时由这些早已白发苍苍的号子队演绎的抬木筒,却是表演和复原当年的情景。透过号子,梅花山沧桑史恍若隔世,但是,“木筒号子”却将这一切定格成了历史和记忆,毫无疑问也已成为千古绝唱。
木筒号子源于伐木搬运劳动,既是一种“呐喊”,也是一种“叹息”,情到深处则是“拼命”,是客家人在生产生活中发自肺腑的天籁之声。
上山时的号子声,让人产生强烈的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感觉。
“撑棍”除了可以帮助抬木工人缓解肩上的压力,当工人疲惫不堪时它还可以稳稳当当地支撑着木头不落地,上下车时还可以抬大木头。
但见这些山里汉子,肩披垫肩,手拿“撑棍”,在“嘿呦嘿呦……”的起伏声中,喊着起步、平地、上坡、下坡和落地时的不同韵律号声,一领众和,丝毫不减当年勇。
责任编辑:陈锦娜
- 最新龙岩新闻 频道推荐
-
龙岩一司机超员疯狂倒车想逃 乘客“出手”制2017-04-10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