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龙岩新闻
分享

福建红色文化|才溪乡调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内景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福建红色文化|才溪乡调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唐亚新 通讯员 林斯乾

【红色名片】

为了总结推广上杭才溪人民建设根据地的成功经验,1930年6月、1932年6月和1933年11月,毛泽东三次来到才溪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1934年1月,毛泽东在此基础上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调查报告——《才溪乡调查》。这一报告全面总结了才溪乡苏维埃建设的事迹和经验,用铁的事实回答了在革命战争环境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是必要的、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真理,初步形成了苏区建设中的民主建设思想,并作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福建红色文化|才溪乡调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列宁堂内景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福建红色文化|才溪乡调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旧址

福建红色文化|才溪乡调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俯瞰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林熙摄

【记者探访】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5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唐亚新 通讯员 林斯乾)仲夏时节,位于上杭县才溪镇的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前,“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几个鲜红的毛体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旁边的“红军公田”里,已然有小荷从水中托出了稚嫩的花蕾,历史的沧桑厚重与现实的勃勃生机在这里交汇、碰撞……

“才溪乡调查体现了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群众路线形成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和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至今仍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馆长陈春连说。

福建红色文化|才溪乡调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才溪光荣亭

调查研究铸经典

跨越历史的云烟,时光回到83年前的才溪,回到那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

1933年,毛泽东回到苏维埃政府主持工作后,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他非常注重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然而,彼时党内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面对国民党残酷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党内有些同志对工农武装割据的总路线产生了偏离甚至怀疑。

为了探求“要不要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能不能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怎样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等一系列事关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1930年6月到1933年11月,毛泽东三进才溪,白天奔走在窄小崎岖的山村小道上,进村入户,遍访农家;农耕时节,他习惯卷起裤脚,下田帮农民干活,与群众打成一片。他说:“向群众求师调查,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还要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

1933年11月下旬,在两次调查的基础上,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乡进行调查,召开各行各业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访贫问苦,探望烈军属。每召开一次座谈会,毛泽东会事先列出详细的调查提纲。座谈会上,他仔细询问,认真记录,并不时起身给与会的群众发卷烟,“我请你们来,你们就是我的先生,学生对先生理应恭敬嘛”。

用了10多天时间,在对调查收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毛泽东撰写了《才溪乡调查》这一光辉著作,主要内容包括行政区划、代表会议、此次选举、乡苏下的委员会、扩大红军、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等7个部分,用才溪乡的事实回答了根据地建设是重要的和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真理。

而面对才溪经济建设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毛泽东的喜悦溢于言表,称赞才溪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并亲笔为才溪“光荣亭”题字。才溪乡调查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走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典范,它所确立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原则,至今仍是我党群众工作的根本原则之一。

福建红色文化|才溪乡调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模范乡”焕发新生机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包括才溪在内的广大革命老区的发展,我省各级各部门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省委书记尤权强调,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包括才溪乡在内的革命老区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客观条件制约,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从福建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来看,重点和难点在老区,在欠发达地区。所以,我们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快革命老区发展步伐,切实改善革命老区民生,让广大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革命战争年代,“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才溪有3400多人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共和国少将以上军衔10位,还有20位师级干部,为福建省之最,被誉为“九军十八师”。改革开放以来,才溪这片红土地传承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改革开放初期,才溪人民传承红军敢拼敢闯、排除万难、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以“三千榔头八千斧”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魄,勇闯深圳特区和广州等大都市,打响了才溪“建筑之乡”品牌。深圳“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当初广东省最高的东莞彩印厂水塔等均为才溪人承建。此外,借助脐橙、黄金等特色产业,才溪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去年,才溪镇实现社会总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13.5%;建筑业总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2612万元,同比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13539元,同比增长13.6%。

在位于岭和村的才溪镇残疾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记者见到了正在打理“蝴蝶园”的王福如。王福如的8人创业团队,在流转来的200亩土地上种植了火龙果、兰花、特色蔬菜,办起了蝴蝶生态养殖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申请了农民合作社,还参与组建了上杭的园艺协会和才溪的脐橙协会。通过公司化的营销,才溪的脐橙产值达500多万元,当地农民不愁卖,收入翻了一番。

“‘才溪乡调查’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创业以来,我们不断从中汲取红色营养才走到了今天。把才溪的红色旅游和我们的生态产业相结合,以后的路子肯定会越走越宽。”王福如充满信心地说。

“近年来,我们大力发扬才溪乡调查精神,把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与才溪红色景区建设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才溪镇党委书记温文达告诉记者,才溪的最大特色就是红色圣地、“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如何把这个光荣传承下去?镇里提出了传承“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民”的作风,建设模范才溪、生态才溪、美丽才溪等“三个才溪”,今后五年将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重抓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电商、旅游+教育培训、旅游+扶贫开发、旅游+服务型政府等,实施毛主席万岁山石刻公园、东坑新区建设项目、水竹洋休闲度假村项目等重点项目,以红色、休闲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增收,建设美丽新才溪,让“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福建红色文化|才溪乡调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讲述·心声】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馆长陈春连:

毛泽东同志三次前往当时的模范苏区才溪乡调查苏维埃工作,每次来,身份都很高。比如1933年11月第三次来才溪时,他的身份是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但这个“大领导”却没有摆架子,没有官派作风,而是平易近人,跟群众打成一片,甚至跟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具体的调查过程,他则是以“甘当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进行扎实、深入和广泛的调研。

这三次调查活动可以说是开创了真正地深入群众中、走群众路线、从实际出发的先河。从这一角度看,80多年前开展的才溪乡调查即便是到现在,也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上杭县才溪镇宣传委员张敬年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同志经过身体力行的深入基层而得出的第一手资料。这一调查结果为我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为中央苏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才溪乡调查精神,就是要贯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作为新时代的才溪人,我们不忘本,向前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努力发展红色旅游经济,加快才溪的省级小城镇建设,让群众更富足。

福建红色文化|才溪乡调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长溪调查纪念馆馆内陈列

【红色印迹】

新泉整训

1929年11月28日,红四军前委在长汀召开扩大会议,一致同意开展政治军事训练,以彻底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全面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12月3日,红四军来到连城县新泉镇开始政治、军事整训。毛泽东、陈毅负责政治整训,朱德负责军事整训。

经过半个多月的集中整训,红四军指战员的政治觉悟空前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军队纪律更加严明,军事素质明显增强。新泉整训是我党建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民主整军运动,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正规的政治、军事整训,在我们党的建设和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在红军建设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闽西第一支红军队伍——闽西红军营

1928年6月底,张鼎丞、阮山、卢肇西等领导了闽西规模最大的暴动——永定暴动,攻占了永定县城。7月初,永定暴动队伍即在金砂金谷寺成立了闽西也是福建省的第一支红军部队——闽西红军营,张鼎丞任营长,邓子恢任党代表。此后,又相继成立了中共闽西临时特委、闽西暴动委员会和闽西红七军十九师。(福建日报记者 唐亚新整理)

福建红色文化|才溪乡调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才溪镇实施小城镇建设,老区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手记】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作为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彼时的才溪为中国革命可谓是尽心尽力——3400多人参加红军,在册烈士962人,红旗在这个红色圣地高高飘扬;彼时的苏区革命干部,更是秉持着那种实事求是服务群众的理念与精神,在物质和精神上全方位地提供保障,让英雄们没有后顾之忧。

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是福建唯一的红色调查馆。旧馆成立于1959年3月,2007年当地投入3000多万元扩建了一座新馆。2013年,才溪乡调查80周年之际,新馆启动陈列改版工程。未来,纪念馆旁将建宣传文化中心,进一步宣传推广才溪乡调查精神。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同志最为著名的论断之一。这些年,才溪人对才溪乡调查精神的理解与传承不断加深。从早期单一的纪念活动,到全国毛泽东纪念馆学术研讨会,再到纪念馆“红色小舞台”上以才溪调查为原本的各类优秀剧目,当地对于这一红色文化的传承,形式愈加多样。纪念馆馆长陈春连说,如今,这种经过岁月的洗礼与积淀的红色文化,也早已楔入才溪人精神的深层结构之中,成为老区人民不可或缺的红色基因。

在迈向新的征程中,“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这些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他们依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求真务实,不断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建筑之乡、黄金宝地、脐橙之乡、第二批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才溪面貌焕然一新。才溪人在发展的路上,步子迈得更加实在。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让红色基因代代传,让红色血脉永续。”再度走读才溪,老区人民对才溪乡调查精神的深刻理解,对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的敬畏与传承,令人印象深刻。而这种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正是才溪今后发展、腾飞的根本所在。(福建日报记者 唐亚新)

责任编辑:李牧晨

相关阅读
最新龙岩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双11收官!人群拓新、货品突围、声量引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