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龙岩新闻
分享

下洋镇位于龙岩市永定区东南部,与广东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接壤,坐拥世界文化遗产“初溪土楼群”,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肉牛)强镇,入选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

“看初溪土楼,观虎豹别墅,洗侨乡温泉,尝‘牛系列’。”近年来,下洋镇围绕土楼、温泉、牛系列美食三张牌,持续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名片。

5月27日举行的全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强调,要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城乡公共服务高效配置、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提升乡村建设品质。这进一步提振了下洋镇的发展信心。

融入绿色慢生活

初溪土楼群自明代起历经数百年而建成,由5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其中10座土楼被列入世遗土楼名录。

5月29日,记者来到初溪土楼群,只见数十座大大小小的土楼依山而建,四周青山环绕,门前溪流潺潺。

“初溪土楼群特色就是原生态,虽是景区,但商业气息极淡,走进初溪土楼群,游客可以体验原住民的日常生活,感受土楼最纯粹的风俗民情。”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初溪土楼景区的负责人吴乃好说。

在越来越多现代都市一族向往“慢生活”的当下,初溪土楼以其原生态的特质吸引了天南地北的游客。据统计,初溪土楼景区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

温泉是下洋的又一项特色资源,镇区有大小温泉宾馆酒店40余家,接待床位2600余张,分布着5处公共温泉澡堂。

客都(国际)温泉度假村是下洋镇较早涉及温泉业务且经营规模较大的一家温泉酒店。客都负责人罗林看中了家乡的温泉资源,回乡建起了温泉度假区。“这里的温泉水量大、水温高、水质好,且多为优质硫磺泉,具有一定养生功效。”罗林说。

2023年,下洋镇入选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福建省森林康养小镇,全年接待康养游客住宿6万人次。着眼未来,罗林十分看好家乡旅游的发展前景,计划联合下洋镇中川古村落,共同打造文化旅游康养度假片区。

品味特色全牛宴

在下洋镇的高速出入口,一块宽达20米的大型灯箱上“永定归来不食牛,食牛还食下洋牛”的大字尤为引人注目。驶入集镇,街道的灯杆上齐刷刷挂起以下洋牛肉美食为主题的灯箱道旗,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牛肉餐饮店占了大半。牛肉已经成为下洋最为人熟知的一张名片。

下洋食牛传统历史悠久。自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设置永定县以来,处于闽粤交界地带的永定下洋镇便是远近闻名的牛交易市场。当天没有卖出的活牛,常常便宜卖给当地人,到晚间10点左右即有新鲜牛肉上市,久而久之形成当地盛行的食牛文化。

下洋牛肉不仅受当地群众青睐,更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下洋镇副镇长林浩岚说:“一些广东的游客每周末都会来下洋,就为了吃牛肉。”下洋牛肉备受好评的原因在于一个“鲜”字,主打现杀现吃。下午4点半左右,屠户们开始宰杀,食客当晚便能吃上最新鲜的牛肉。

在下洋,食牛的花样也多,足够“老饕”们大饱口福。白灼牛肉、酱泡牛皮、椒盐牛蹄、干蒸牛头骨、爆炒牛八脆、黄焖牛尾……牛身上几乎每个部位都可以被烹制加工成风味独特的餐桌美食,几十道美味佳肴成就了丰盛至极、百吃不厌的“下洋全牛宴”。

但在众多的下洋牛肉美食中,最负盛名的还数牛肉丸。下洋牛肉丸以水牛肉为原料,更加劲道爽脆。“春节期间,我们家牛肉丸单日销售量最高卖了2000多斤。”下洋胡氏林记牛肉丸的胡师傅说,牛肉的质量基本上决定了丸子是否鲜美。“刚宰杀的牛肉,还带着体温就被送到了木砧板上。一般要选择牛后腿肉,肥肉较少,低脂肪、高蛋白。”

如今,肉牛产业已经成为带动下洋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林浩岚表示,2023年,下洋镇肉牛全产业链产值为11.68亿元,提供直接就业岗位8900个,下洋镇常住人口中大约3个人就有1个从事肉牛产业。近年来,下洋镇基本形成以肉牛交易与屠宰、牛肉加工与销售为主要支撑的肉牛产业链。

去年,下洋镇凭借其肉牛产业优势,成功入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志兴肉牛等成功列入2023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永定牛肉丸”(以“下洋牛肉丸”为代表)入围首批全国“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区域商标品牌。

下一步,下洋将继续积极完善肉牛产业链条,补齐肉牛养殖环节相对薄弱的短板,丰富牛系列美食,同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品牌建设策划,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本报记者 徐士媛 戴敏 张杰 通讯员 熊川 陈敏)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龙岩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岩湶号2024年春茶选品暨状元交流活动于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