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原始青瓷残件。
九座古瓷窑址沿山坡而上。记者 万代辉 摄
昨日,永春介福苦寨坑原始瓷窑发布会举行,该处发现了苦寨坑原始瓷窑九座。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王莉英说:“基本断定这是商朝晚期、西周早期的一处古窑址。”下一步,专家将通过技术手段确定其具体年代。若判断准确,能将福建陶瓷烧制史前推千年。
据悉,苦寨坑原始瓷窑址于2015年11月开始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235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福建省考古研究所羊泽林副所长、泉州考古队张红兴等专家正在当地村民的配合下清理挖掘。参与看护工作的68岁介福乡紫美村郑享松说,每天都有四五位专业考古人员进场,工作时间起码8个小时。经过两个月的挖掘,清理出这9座窑炉。这9座窑炉均为地穴式龙窑,由火膛和窑室两部分组成,普遍长3米-4米,宽约1米。窑炉的火膛左右壁有圆弧状和 “凸”形两种,窑室平面呈长方形。
本次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陶瓷器标本及一件石器,陶瓷器中绝大部分为原始瓷(数千片)和窑具。原始瓷器形有尊、罐、豆、钵、纺轮等。专家们介绍,器物均采用贴片法分段制作,再粘接而成。器物多呈灰色或黄白色,胎土大多较细,质地坚硬,也有一部分因火候低致胎质松软。釉多呈青灰、青绿色,部分略偏褐或泛黄。
从残件看,装饰上采用刻划、拍印、戳印、堆贴、镂空等手法,纹饰有弦纹、网格纹、条纹、戳点纹、鼓钉纹、几何纹、云雷纹、水波纹等。
专家认为,该古窑址属商晚期西周早期,下一步,将通过技术手段确定具体年代。
同时,考古队在苦寨坑窑址周边山坡还发现多处商周时期的遗址。
窑址出世
种植芦柑时意外发现残片
苦寨坑原始瓷窑址位于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西北距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约500米,东南距永春县介福乡政府约3公里。这里瓷土丰富,具备生产瓷器的物质条件。
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在苦寨坑山地种植芦柑的过程中,就曾发现了一些破碎的陶瓷片,被专家初步鉴定为商周时期的器物残片。后经国家文物局审批,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泉州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在永春、德化文物部门的支持下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
苦寨坑窑址于2014年10月发现,2015年11月下旬开始考古发掘。
专家建议
尽快启动保护工作
昨日,永春苦寨坑原始陶瓷研讨会举行。专家组认为,如果能确定该古窑址属商晚期西周早期,就意味着福建陶瓷烧制史将向前推千年。
泉州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这次挖掘,是古代原始青瓷的高端研究成果,是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的产物。到场所有的专家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它不但填补了闽、浙、赣古代原始瓷的空白,而且也为南方原始瓷研究提供一批宝贵的实物资材。”
鉴于古窑址的重要性,专家组同时建议继续对周边进行系统调查、勘探,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深入发掘古窑址的内涵,及时对古窑址进行保护,尽快启动古窑址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做到全面、长久保护好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赵睿
-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
被继父性侵3年!生理期都不放过 怀孕反遭诬赖2017-04-10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