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早味”与新兴业态 泉州西街的变与不变
复古商贸留“古早味”,新兴业态展新气象
泉州网8月16日讯(记者许雅玲 实习生金雪君)几年前说起西街,泉州人想起的关键词大概是开元寺、东西塔和老字号。如今说起西街,不少人还会提到青年旅馆、酒馆、图书馆和旅游文创商品,甚至更多。
西街的变与不变镌刻在一砖一瓦上,构成了一幅耐品的水墨画。(资料图片)
时光流转,一些新业态悄然进入西街,带动一群泉州年轻人对古街萌生出新的向往和依恋,也让更多人看到西街保护发展的多种可能。
走在这条充满“古早味”的老街,时常觉得它还没有变,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默微笑;又处处能感觉到它的变化,细微之处涌动着活力和新鲜。
老商铺 人来人往“古早味”更浓
复古商贸在这里随处可见。
从东街经过钟楼,往西街方向慢行,迎面便是独特的泉州“古早味”风貌——喜庆热闹而又素净质朴。西街的商铺经营泉州风味小吃、水果、饮品、服装、旧书、老布、草药等,充满闽南传统特色。一些早已退出现代市场的行业,在西街仍然保留着,如“古街布行”,传统的柜台、老式的铺面,经常吸引游客驻足。
亚佛润饼店也置身在这些小店之中,自央视著名栏目《舌尖上的中国》在此拍摄后,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店口摆着一排烙润饼皮的锅炉,锅炉旁的老板傅国忠,穿着背心,热火朝天地抡着胳膊,做出一片片薄如蝉翼的润饼皮。“西街的清晨是什么样子的,我每天都在看,阳光最先洒在东西塔的塔尖。”每天清晨5点多,他将木板的店门,一片片卸下,这几乎是西街最早“醒”来的店。
西街上的旧书店也颇为“另类”,大多没有明显的店招,年代繁杂的书籍、小人书等被无序地堆叠在同样可称为老旧的书架或是地板上,任人挑选;你还可以在旧书店淘到“旧时光”的物品。
此外,除了延续传统行医方式的祖传药铺“保和堂”外,西街不乏有一些中草药店。鹏山堂老祖铺开在开元寺附近,相隔不远还有一家鹏山堂草药店,店面招牌十分显眼。鹏山堂的掌堂人是创始人刘鹏山的嫡孙刘荣飞,如今60多岁了。2013年鹏山堂草药入选泉州市级非遗,2015年“鹏山堂”成为国家工商总局的注册商标,经营草药、膏剂、药油、橡皮膏等,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具有活血通络作用。
今年,为做好泉州古城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以及历史文化景点的环境整治,7月1日起,市区西街东段(钟楼至新华路)长724米的路段实行分时段交通限行。“限行后,西街的人气旺了不少,很多游客走进来,我们生意也好起来了。”不少店老板笑着说。
新业态 老街保护发展探索新路径
传统店铺依然完好保存,新兴业态也在这里遍地开花。西街迎来了新的变化和活力。
2015年9月,蔡景森和他的创业伙伴们创立了“翻你泉州”,公司选址于西街旧馆驿巷的一栋老房子。对于选址原因,蔡景森坦言“想要寻找泉州文化的宝藏,以及清静的思考空间”。
入驻西街后,蔡景森感觉自己的公司和西街慢慢地从彼此独立到逐渐融入。“我们原本的定位是一家偏科技的公司,但现在发展成为偏文化的公司。”打开“翻你泉州”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西街、古城的信息。因为工作关系,蔡景森经常走访西街的书店、客栈、文创工作室、手工作坊等,了解他们开展的有趣活动,做成文章《本周活动推荐》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吸引了一大波西街“铁粉”。
位于金鱼巷口的老字号美食“海丝金凤”元宵圆,准备在西街井亭巷开分店了。“新店9月开业。”该店相关负责人林永松说,西街是泉州传统街区,体现泉州传统市民文化的风貌,这和“海丝金凤”弘扬闽南传统文化的理念是契合的。在老城区长大的林永松对西街的变化历历在目,他说,近年来,西街业态更新非常迅速,与其说是掘金地,不如说是试炼场,传统业态需要不断更新,改变固有印象,才能寻求新的突破。
“客栈越来越多,游客也越来越多。”蔡景森说,这是他这两年在西街工作的最大体会。2008年,西街旧馆驿出现了泉州第一家客栈,这也是泉州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旅游民宿。经过多年发展,鲤城区现有27家民宿对外营业,另有7家民宿即将开业。
容驿民宿藏身于西街古榕巷15号,是一栋老宅子。2015年,泉州女婿韩唯租下了这座民居,开起了艺廊画展和民宿。“这里地处古城核心区,距离西街不到100米。俯瞰四周,都是闽南红砖古厝。站在天台上,可将开元寺东西塔和5A级旅游景区清源山尽收眼底。”韩唯如是说。
传统民居建筑是城市历史最好的见证和宝贵的文化遗产。虽然很多民居达不到文物的标准,但具有鲜明的风貌特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出于商业利益和维护成本的考虑,已有不少传统民居遭遇废弃的命运。如今,一些新业态的注入,为西街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了新路径。
家园共造 多方合力助古城复兴
西街魅力渐次展现,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上个月,在泉州西街徒步游的一群外国学生引来不少路人关注。他们穿梭于小巷,用脚步丈量泉州这座别具一格的古城。从西街到府文庙,古城讲解师为学生们生动讲述了小巷中的古井、石敢当及历史故事,学生们边走边看,寻找古迹,聆听古城的心声。据悉,这些外国学生都是参加国际青年MULTI夏令营的交流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泉州文化,他们还参观和体验了香道、茶道。
为服务好古城的八方来客,近日,鲤城区委文明办与泉州微公益协会联合,在西街肃清门广场旁设立了鲤城区志愿者驿站。据鲤城区委文明办主任连洁介绍,这个驿站将为游客提供免费奉茶、应急充电、应急救护、旅游地图等服务,“每天下午3点至晚上8点,会有4—6名志愿者在驿站里值班。游客随时可以向志愿者寻求帮助。”
在旁边的巷子里,古城讲解员活动培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陈导,这口井是用来干什么的?”考核者指着双孔井向古城讲解员提问道。古城讲解员陈女士娓娓道来:“古时人们把水干净得可洗豆芽的这种井叫做‘豆丝(生)井’。”据介绍,这次古城讲解员培训由泉州市旅游局、泉州古城办联合主办,旨在培养一批懂古城、善讲解、会接待的古城文化使者,为泉州古城文化传播添砖加瓦。
行走至此,记者不禁回望,一家家新旧店铺,一座座古老房屋,来来往往的游客……西街的变与不变镌刻在这里的一砖一瓦上,构成了一幅耐品的水墨画。“千年古城家园共造,见人见物见生活。”古城复兴梦,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杨林宇
- 泉州西街粘氏家族古厝挖出明代石碑残件 或为先人收藏2016-11-29
-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
泉州公交新增100辆“小白”电瓶车 预计下月投2017-11-12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