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改革开放】泉州千年地标 见证古城复兴

作为中国现存最高且最大的一对石塔,东西塔既是城市闪耀的名片,也是泉州古城的象征和“老地标”。

海峡网1月14日讯 (泉州网记者 张素萍)“站如东西塔,躺是洛阳桥。”融进泉州血脉里的东西塔,历经千年风雨,巍巍矗立至今,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中国现存最高且最大的一对石塔,东西塔既是城市闪耀的名片,也是泉州古城的象征和“老地标”。

塔身高达45-48米的东西塔,是泉州古城核心保护区的“第一高”。双塔下,藏着多少百姓嬉闹的童年;双塔上,多少游客曾登高远眺,用相机拍下一幕幕精彩瞬间。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为更好地保护文物,东西塔不再对外开放;40年来,泉州曾多次出台“古城专项保护规划”,通过控制古城建筑物高度,东西塔成为古城众多建筑难以逾越的“天际线”。

【改革开放】泉州千年地标 见证古城复兴

2018年12月,记者通过无人机在西塔第四层拍摄的东塔和开元寺,尽管远处耸起幢幢高楼,但双塔始终是傲视西街古城的制高点。 (记者潘登 摄)

【改革开放】泉州千年地标 见证古城复兴

上世纪80年代,东西塔对游客开放,这是从西塔第四层拍摄的东塔和开元寺。 (陈世哲 摄)

【改革开放】泉州千年地标 见证古城复兴

上世纪80年代,游客还可以到塔内参观。 (陈世哲 摄)

【改革开放】泉州千年地标 见证古城复兴

东西塔夜景(孙紫宜 摄)

对照

昔日登塔定格古城 而今双塔塔门紧闭

泉州摄影家陈世哲,曾长期生活在东西塔附近。他回忆自己自上世纪80年代调到泉州市旅游局工作后,每天用相片记录古城的点滴变化。那些年,他曾多次登上东西塔,拍下古城的黎明和黄昏。在一张张照片里,在一片“泉州红”中,东西塔巍巍矗立,周边及远处没有任何高层建筑,画面美丽宁静。

1983年,东西塔下曾举办过“攻炮城”,不过出于保护文物和安全考虑,这次的攻炮城成了绝响。而从上世纪90年代起,考虑到塔内拥挤且一二层间楼梯倾斜度太大,东西塔不再对外开放。从此双塔塔门紧闭,摄影师们再也不能登塔拍摄。

“40年过去了,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城市天际线不断拔高,然而东西塔依然是泉州老城区的地标性建筑。”陈世哲感慨,以往可登塔拍照,如今只能用无人机拍摄,而且无人机还限高,泉州人对东西塔、对古城的呵护可见一斑。

亲历

双塔亮灯引客似云来 为护文物熄灭夜景灯

说起东西塔,自1980年起到开元寺工作的蔡其呈,对双塔往事记忆尤深,他人生中的第一张彩色照片,就是与同事登上双塔、安装灯泡时拍摄的。

蔡其呈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他还在开元寺园艺组,每年国庆、春节或元宵节,他和同事们在开元寺内走廊装花灯,登上双塔塔顶,由上而下挂上彩灯,“就是15瓦的钨丝灯泡”。张灯后的双塔,一层层塔身被点亮,远远望去像绕着彩带,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元宵节更是人山人海。

上世纪90年代末,考虑到夜景灯为普通灯泡,牵线复杂易引发火灾,灯泡改为射灯;2003年前后,为了保护东西塔,双塔上的夜景灯没再亮起。今年中秋节,开元寺举行传灯祈福法会,首次启用电子烛火,只亮了四五个小时,避免对文物造成影响。

变迁

核心保护区限高度 留住古城传统风貌

为保护好东西塔及泉州古城的传统风貌,泉州市政府先后于1983年、1993年、2001年、2007年组织通过《泉州城市特色的保护和创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泉州市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泉州市古城保护整治规划——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等古城专项保护规划,形成了“三片一线”保护方案,并根据核心保护区、风貌保护区、古城区外围控制地带等不同区域,对古城建筑高度做了相应的控制。

根据这些保护规划,泉州古城保护区范围为6.4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为1.84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指的是“三片一线”,即开元寺保护片、中心区保护片、城南保护片、中山路的实体部分。古城内建筑物要求控高,其中核心保护区内建筑高度控制在7米内,建筑物不能超过两层楼。

四十年转眼云烟,东西塔作为泉州古城核心保护区的制高点,默默见证着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沧海桑田。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