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泉州夫妻自费资助藏区十多年 藏民感恩为他们举办婚礼

核心提示

2007年,募集近7万元药品、物资,和丈夫吴征崎首次自费进藏区义诊的经历,让泉州市江南医院副主任助产师苏雪月与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多年来,她与丈夫心系藏区,每年都捐出家庭的部分收入,资助藏区的孩子读书。近日,玉树大雪封山,藏民的牦牛等牲畜食物短缺,夫妻俩再次发动身边朋友,募集到4000多元后转给藏区的志愿者,让他们帮牧民买牧草。

泉州夫妻自费资助藏区十多年 藏民感恩为他们举办婚礼

苏雪月为藏民治疗 (苏雪月 供图)

义诊24天 藏民感恩为他们举办婚礼

今年43岁的苏雪月目前是泉州市江南医院的一名助产士。与西藏结缘,要从12年前说起。

2007年,在参加一次聚会时,她偶然听到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要组建西藏偏远牧区义诊队伍的消息。与刚领证不久的丈夫吴征崎商议后,两人决定一同报名前往。出发前,夫妻俩募集了近7万元的药品和物资。

当年8月,夫妻俩与义诊队的伙伴们终于踏进了唐古拉山山脉最深处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色须乡。

“那个地方风景是最美的,但也是最苦的。平均海拔4200米,全年无霜雪期只有10天。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藏民对于健康的渴求可想而知。当时,义诊队到来的消息马上就传开了,许多藏民特地骑着马从上百公里外的地方赶来看病。”苏雪月回忆道,剧烈的高原反应让义诊队队员措手不及,但所有人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为当地藏民送医送药。

泉州夫妻自费资助藏区十多年 藏民感恩为他们举办婚礼

藏民为苏雪月和丈夫举办藏式婚礼(苏雪月 供图)

24天的义诊期里,苏雪月忙着义诊,非医学专业的吴征崎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义诊即将结束时,热情的藏民和义诊队员们得知两人还未举行婚礼,便在当地为两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藏式婚礼。“那是一次十分特殊的体验,在如此特殊的环境下,我们收获了当地藏民和义诊队员们满满的祝福。”回忆起那一幕,苏雪月一脸甜蜜。

年年捐赠 助35名藏族学子继续学业

从西藏归来后,尽管忙于工作和家庭,但苏雪月从未停止对藏区的关注。她与丈夫共同发起了家庭公益计划,每年都拿出一部分家庭收入,资助藏区的困难学子。

12年间,夫妻俩先后通过公益组织,在西藏、青海、甘肃等藏区,共资助困境学子35人次。让夫妻俩欣慰的是,受助的孩子不时会写信来,与他们交流。“我要用我自己的成绩来改变我的人生,用我的成绩来报答那些素未谋面的爱心人士,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每次读这些信件,夫妻俩心里都感到暖暖的。

为何选择资助这些孩子?苏雪月说,她读中专二年级时,父亲患重病,家里断了经济收入,险些未能完成学业。好在父亲的朋友悄悄汇钱给她,帮她完成学业。“因为我有类似的经历,所以我更懂得这些贫困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求,更懂得他们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望。”

如今,夫妻二人早年资助的学子都已大学毕业并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我们的绵薄之力,换来了孩子们一生的幸福,真心为他们高兴!”

传递爱心 推动公益组织不断壮大

苏雪月说,奉献的过程是很艰辛的,但收获的幸福是难以言喻的。2015年,时隔八年后,她募集了2.3万余元的药品和物资,再次和义诊队前往藏区义诊。

当地一个叫先措吉的阿婆,8年前曾接受她的诊疗。得知她再次到来,老人每天都会到义诊点看她,每次都会带点小东西,有时是几颗糖果,有时是自己做的奶片。她忙碌时,老人就远远地看着;她闲暇时,老人就过来拉拉她的手,看着她笑。“那种感觉是母亲对女儿的爱和依恋,是远嫁的女儿回娘家时的幸福!”

往返藏区的经历,让苏雪月夫妻更加用心关注藏区。在夫妻二人的朋友圈里,常会有藏区民众和学童们的信息。每年夫妻俩都会通过公益组织给藏区的孩子们募集冬衣等物资。她说:“我们捐赠的一件外套就能温暖孩子们一整个冬天。”

“享受过奉献带来的幸福,因此想把这种幸福传递下去。”从2008年至今,夫妻二人不断推动着泉州同心义工服务队的建设,目前有持证义工100多名。通过不定期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服务队已成为泉州众多公益组织里活跃的一支。“以前我们做公益,一直认为做好事不留名。但现在,我希望有更多人知道我们在做这些事,不为突出自己的名和利,而是希望有更多人能参与进来,让这份公益事业不断壮大。”(泉州晚报记者 苏凯芳 陈明华 实习生 王美)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第一观察|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