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泉州收藏家:海外淘来磁灶瓷 无偿捐给博物馆

元代磁灶窑绿釉褐彩堆贴塑龙纹军持、宋代磁灶窑酱釉四系罐、元代磁灶窑绿釉褐彩卷云纹长颈瓶……近日,泉州收藏爱好者陈先生,将自己收藏多年的三件磁灶窑外销瓷捐赠给泉州市博物馆。

泉州收藏家:海外淘来磁灶瓷 无偿捐给博物馆

宋代磁灶窑酱釉四系罐

海峡网4月17日讯(泉州网记者 张素萍 文\图)元代磁灶窑绿釉褐彩堆贴塑龙纹军持、宋代磁灶窑酱釉四系罐、元代磁灶窑绿釉褐彩卷云纹长颈瓶……近日,泉州收藏爱好者陈先生,将自己收藏多年的三件磁灶窑外销瓷捐赠给泉州市博物馆。

“这三件瓷器是晋江磁灶窑的外销瓷,年代在宋元时期,是泉州海丝文化的佐证。”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高度评价了这三件瓷器,并表示将于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向陈先生颁发荣誉证书。

泉州收藏家:海外淘来磁灶瓷 无偿捐给博物馆

元代磁灶窑绿釉褐彩卷云纹长颈瓶

痴心高古瓷收藏 国外淘到罕见军持

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钟情于瓷器收藏的陈先生,他的网名便是“土与火”。今年63岁的陈先生家住鲤城区平水庙一带,退休前他曾在上海生活了20多年,“捣鼓”高古瓷(元以前出土的陶瓷器)收藏亦有20多年,收藏了数百件/套高古瓷,这些瓷器藏品产自全国不同地区,有龙泉窑、景德镇窑、宋代六大窑系之一的定窑等。

陈先生曾有幸得到北京名师指点,对古陶瓷收藏颇有心得。数年前,陈先生到东南亚和日本旅游时,意外淘到军持、四系罐和长颈瓶,几经鉴赏、辨别后,他认出这些是晋江磁灶窑产的宋元时期的陶瓷。

“磁灶窑是外销瓷,市面上少有人仿制,而且大多数还是孤品,存世量不多!”陈先生说,多年的收藏经验告诉他,从东南亚淘到的这件军持,是元代晋江磁灶土尾庵窑所烧制的军持,“一般磁灶窑出产的军持只有大约17厘米高,但这件有30厘米,而且器物上还有印花、三彩、对塑等,非常罕见。”

记者看到,这件军持腹部鼓圆,器身贴塑一条蛟龙,龙首伏在流上,前身盘于颈部,后身弯曲成把,龙尾连接器腹。器腹部刻有简易花卉纹,花纹处及贴塑的龙纹均饰以黄釉,与一般常见的军持并不相同。

“磁灶窑是外销瓷,在东南亚发现磁灶窑生产的军持,并不奇怪。”陈先生说,回国后他特地查阅有关晋江磁灶窑此类器型的军持资料,最终在陶瓷鉴定家、考古学研究者欧阳希君所著的《欧阳希君古陶瓷研究文集》中,看到一张与此军持极为相似的残件照片。因此他更加坚信,“此军持乃国内仅见”。

泉州收藏家:海外淘来磁灶瓷 无偿捐给博物馆

元代磁灶窑绿釉褐彩堆贴塑龙纹军持

无偿捐出磁灶窑古瓷 见证泉州海丝繁荣

回到家乡之后,陈先生在逛博物馆时发现,泉州的博物馆对外展出的瓷器中,较少保存如此完好的磁灶窑外销瓷。一番斟酌之后,他决定捐出这三件磁灶窑古瓷。

“这几件磁灶窑古瓷放在家里发挥的作用有限,但捐给博物馆能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了解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陈先生说,其实此前听闻泉州筹建海丝博物馆时便有意捐出,此次机缘巧合,最终选择捐给泉州市博物馆。

“陈先生对古城怀有一片赤诚之心,他慷慨地捐出晋江磁灶窑外销古瓷,体现了他对收藏、对泉州的热爱,这种无私之举也体现了他的情操。”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陈先生捐赠的三件宋元时期磁灶窑外销瓷颇为珍贵,尤其是体量颇大的军持较少见,在泉州古墓葬考古中尚未发现,而这些瓷器也从侧面反映泉州窑曾是海丝外销商品的生产基地,是泉州海丝繁荣的历史见证。

陈建中透露,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将向陈先生颁发荣誉证书,感谢他的无偿捐赠,“这是市民对泉州文化的热爱,也是对泉州申遗工作的热爱!”

据介绍,晋江市磁灶镇以开窑设灶制瓷而得名,磁灶人烧制陶瓷已有1500多年历史。磁灶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产地之一,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的民窑,生产始于南朝晚期,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及近现代。

磁灶窑的产品有青瓷、黑瓷和绿釉陶器等,胎体较粗,多为灰白色,装饰有划花、印花和堆花等。宋元时期,磁灶窑产品外销到日本和东南亚诸国,其中专门为销往东南亚国家而特制的军持,尤为引人注目。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40周年庆祝座谈会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