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华渊对中仙进入杨梅乡境内的车辆进行登记排查 林婉清 摄
东南网2月10日讯(本网记者 潘贤利 通讯员 林婉清)说起杨梅乡,在许多泉州人乃至德化人的印象中就一个字——远。该乡位于德化县最北部,素有“泉州北极”之称,与尤溪县中仙乡、永泰县洑口乡交界。此次疫情防控,杨梅乡也是德化县重要“关口”之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北大门”。
据杨梅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苏珠哲介绍,与杨梅乡临界的中仙乡现有人口近4万人,他们大部分人外出到泉州和晋江就业、上学,临近春节才返乡,现在正是节后上班、企业上工的人流量增加的关键节点,而杨梅乡是中仙乡最快抵达泉州的必经之路,几乎所有中仙人要外出都会选择走杨梅,到上涌上高速,或者直接从杨梅直驱德化县城。因此,守好这个“北大门”对德化县的疫情防控至关重要。
正月初二开始,杨梅乡就开始在杨梅村的主街道上设检疫点,由一名医生、一名派出所民警和两名镇村干部组成的“检疫”队伍,他们三班倒排班、24小时不间断进行排查,完成体温测查、车辆和人员的流动轨迹核查、问题车辆及人员劝导等工作。考虑到上云村的特殊“前哨”位置,1月30日,杨梅乡将设卡点上移至上云村。
2月7日上午10时许,汽车从杨梅镇区出发,沿着盘山公路上爬,不断地拐弯,车辆只能保持着缓慢的前进速度,花了约20分钟抵达9公里外、海拔843米的防疫设卡点——上云村武龙坑,这个位置是这条路上仅有的相对平坦的一段路,约100米,路边只有一座房子,是离中仙乡最近的人家。杨梅乡政府为“疫”线人员搭了一个移动板房,作为夜间遮风挡寒的场所,两张简易的折叠长桌,两个小型取暖器,几把椅子,是移动板房里的所有“家具”。
这天,派出所轮值的民警是曾华渊,记者到访时,他正在对一辆中仙乡进入上云村的车辆进行信息比对、登记。曾华渊1月17日刚从莆田监狱调回德化,19日到杨梅派出所报到。他告诉记者,除他之外,派出所还有一名所长和一名民警,他和另一位民警轮流到防疫设卡点,所长则机动、统筹所有工作。尽管这个防疫点不像高速出口,车流量大,但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都陆续有车辆经过。他们平均每天要检测60辆车,高峰时达80辆,凌晨这段时间会相对清闲一点。“毕竟是山路,又容易起雾,大家都知道行车不安全,很少会选这个时间段出行。”曾华渊说,但是他们也不敢松懈,仍要保持警惕,“就怕一不留神,漏了哪辆车。”
除了远,“冷”和“雾”是曾华渊对杨梅的第一印象。正月以来,连续多天天气都不是很好,整个乡镇大多数时间都笼罩着厚厚的白雾,能见度最低的时候只有二三十米,在设卡点,白天他们就开着警灯作为过往车辆的“灯塔”。
而同样因为连续的阴雨天,让原本就位于高海拔的杨梅乡更加阴冷湿寒,最冷的夜间温度甚至低至-2℃。曾华渊告诉记者,刚开始到上云村设卡那两天,移动板房还没到位,他们为了让自己暖和点,只能不停地走动,“用矿泉水瓶装上热水,揣在怀里,没一会儿也就变凉了。”曾华渊说,“太冷了,厚厚的警用大衣发了4年从来没穿过,这次终于派上用场了。”从来没长过冻疮的曾华渊第一次长了冻疮。
尽管条件很恶劣,但是曾华渊却很满足,“还行,能适应,回来挺好的。”曾华渊如是说。唯一让他觉得愧疚的是对妻子和孩子们,两个孩子大的6岁,小的快3岁,从他们出生起,曾华渊因在外地工作陪伴他们的时间就很少。“以后爸爸回来上班了,就能陪着你们了。”刚调回德化时,曾华渊对孩子们说,孩子们都很开心,但是从正月初二开始曾华渊只晚上匆匆回去过一次,第二天一大早又赶回杨梅,“他们每天给我发视频,都要问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曾华渊说,“希望他们慢慢长大了,能理解这是爸爸该做的。”
责任编辑:唐秀敏
- 福州火车站迎返程客流 做好防疫确保旅客走的放心2020-02-10
- 福州防疫复工“两手抓” 各地拿出好办法2020-02-10
- 尤猛军检查福州市交通道路卡口疫情防控和重点企业生产工作2020-02-10
- 闽侯开展第五轮“敲门行动” 指导帮助企业有序恢复生产2020-02-10
- 银行快速审核服务疫情防控 千万元贷款24小时发放2020-02-10
- 永泰统筹医疗资源编织防护网 三级联动助力打赢防控硬仗2020-02-10
- 罗源多措并举战疫 守好疫情防控“四道关口”2020-02-10
- 听,这是社区工作者的战疫心声:“继续宅在家,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2020-02-10
- 重磅!2月10日起入三明境内应提前手机上网登记!2020-02-10
- 福建省级财政已拨付两批疫情防控专项补助资金2020-02-10
-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
泉州市红十字会收到27笔物资捐赠2020-02-11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