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林传统村落逾百栋古厝洋楼悄然迎来新生 (陈起拓 摄)
泉州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文物大市。全市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 处,数量居全省设区市第一。
为保护好珍贵遗产,延续千年文脉,泉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文物保护和安全工作,构建文物保护“政府主导、部门共管、司法监督、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记者 蔡紫旻 谢曦
文物安全 每一处文物都有责任人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泉州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累计排查整改文物安全隐患229项,落实隐患整改 “一案一策”。
以鲤城为例,上半年启动对施琅故宅、王顺兴信局旧址、蔡清故居等的维护加固方案。目前,三处古迹的维护加固工作均已完成,蔡清故居安装了智慧充电桩、配足灭火器材,同时启动修缮方案编制。施琅故宅已完成临时支护、清空居住人员,修缮方案编制将在近期组织专家初审。王顺兴信局旧址主体建筑也已完成抢险加固工作。县城隍庙、泉州黄氏民居等启动抢险修缮方案编制。
泉州在文保单位中推广实施电气线路套管和智慧用电建设。按照计划,省级以上(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电气线路套管、智慧用电建设,将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目前完成率近70%。
电气线路套管敷设和智慧用电建设项目,同时在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全面铺开。目前,鲤城区已全面完成,丰泽区、洛江区基本完成,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台商投资区都在全面推进。
截至目前,全市4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人防、物防、技防工程竣工验收13项;新增获批方案27项,新增获批立项22个,正在申报立项24个。96个省保单位中,“三防”工程方案已经获批21个。同时,推行文物建筑基本消防器材“全覆盖”。
实际工作中,泉州采取“网格化”管理,推动文物保护责任落实到人。配备基层文物巡查员700多人,对田野等无使用人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地方政府指定责任人承担日常保护管理,实现每一处文物都有责任人。
泉州旧八景之一的“小山丛竹”完成复建(陈起拓 摄)
遗产保护 推动国保及申遗点可视化监测管理
以申遗为契机,泉州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落实“应保尽保”原则,精心呵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真宝贝”。
做好文物修缮工作。目前,全市建立的文物修缮项目库中,涉及项目有100多个,正按照轻重缓急,有步骤地推进保护修缮等工作。
实施申遗点监测及国保监控完善提升工程。目前,前七批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已纳入申遗监测体系。今年,泉州还启动第八批1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监控完善提升工程,推动国保及申遗点的可视化监测管理。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库)项目建设将在9月底前完成。该项目立足于解决文物数据交换问题,加强海丝文物、革命文物、涉台文物等文物的分类建档造册,逐步完善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档案信息,夯实文物保护数据基础。
探索建立文物保护的跨部门齐抓共管机制。目前,泉州建立起文物、住建、资源规划、发改等部门参加的涉文物审批联动机制,并建立了多部门参加的文物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在全省率先推动文物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今年6月,市文旅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签订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行动备忘录,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海丝史迹巡回法庭,市人民检察院将遗产保护纳入公益诉讼,同时健全文物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公安、司法机关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
名镇名村 在全省率先试点历史建筑保护楼长制
在更广的视野里,泉州正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为重点,做好历史风貌保护文章,留住文脉乡愁。
以“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为契机,晋江新塘街道梧林传统村落洗尽铅华,逾百栋古厝洋楼悄然新生。一个集闽南华侨建筑展示、生活体验、文化创意、田野风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闽南文化旅游目的地,正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泉港土坑村作为宋元时期港市遗址,古建筑被列入国保单位,横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我市邀请国家文物研究院、同济大学专家编制保护方案,并开展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永春县岵山镇茂霞村立足规划先行,在古厝修缮、古街整治、古寨修整等方面尽量保持原汁原味,挖掘村落特色文化,打造香饼、黑瓦制作传统工艺体验区,并开发民俗体验项目,留住祖辈传承的“文化印记”……
为守护好这些城市瑰宝,各地结合实际,探新路、出实招。在此基础上,泉州建立完善市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在顶层设计上解决谁来保、怎么保等问题。围绕“古城活化、古街复原、古村提升、古厝保护”,策划生成年度“五个一批”历史文化保护新提升项目147个。随着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提升专项攻坚行动、重点改善提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工程、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的实施,全市累计公布历史建筑1589处,数量全省最多。
加快资源普查。在市级统筹下,各县(市、区)深入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建立有保护价值的镇村档案130余个,发现历史建筑线索1.3万栋,分期分批推荐申报、公布各级保护名录。
保护修缮历史建筑。泉州不仅挂牌保护669幢历史建筑和风貌建筑,按“历史记录”恢复建筑风貌,还在全省率先试点历史建筑保护楼长制。目前,已摸排筛选第一批濒危历史建筑78处,组织申报纳入省级为民办实事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洛江区虹山乡大水路土楼等13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项目,作为展示馆、会客厅及文化新业态示范点。
名镇名村保护方面,全市17个村(镇)列入省级“十镇百村”重点扶持项目,21个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编制保护规划,截至6月底已完成编制16个。
责任编辑:唐秀敏
- 福建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2020-06-12
- 第一观察 | 鉴往知来——总书记考察文化遗产的特殊深意2020-05-12
- 春暖花开,邀您福州文化遗产一日游2020-04-26
-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进】文化遗产焕发新光彩2019-11-01
- 守护福州古厝,让闽都文化绽放新光彩2019-07-29
- 著名世界遗产保护专家郭旃:福州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健全、经验丰富2019-07-29
- 伍江:福州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经验值得推广2019-07-29
- 福州晋安区:留住城市记忆 传承历史文脉2019-07-29
- 习近平:党中央支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2019-07-17
- 莆田荔城区新增10个区级非遗文化代表性项目2019-07-10
-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
重拳出击!泉港涂岭镇为您守护碧水清流……2020-07-14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