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泉州泉港区惠屿岛村民在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中,把信用视若珍宝,赢得金融支持,找到致富奔小康的路径

从“倒一”到“第一”的逆袭

东南网11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庄国辉)初冬的泉州市泉港区惠屿岛,海风轻拂,浪花飞卷。

肖锦斌家的海岛民宿,依山面海,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时,他们家的客房总会爆满,一房难求。

肖锦斌是泉州泉港区惠屿岛渡轮的船长,也是惠屿村的村民。他养殖海带多年,赚了钱,便在老家盖起了三层小洋楼。这几年,眼看着惠屿岛人气与日俱增,游客纷至沓来,他和妻子商议,决定把自家洋楼改装成6间民宿,但资金短缺,他便向泉港区南埔信用社申请信用贷款30万元。

惠屿岛,是泉州市唯一的海岛建制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最美渔村”。在这个仅2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目前生活着399户近1500名居民。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靠海上养殖业和休闲旅游业。

“这几年,我们贷款,只要凭信用,不需要担保,就能轻松申请到,另外还能自助循环贷,特别方便!”肖锦斌说,他之前向银行多次贷款,缓解了海带养殖的资金难题。

惠屿岛民的“轻松贷”,缘于20多年来积累的好信用。

惠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肖清林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惠屿村缺水缺电地又少,交通极为不便,村民仅靠捕捞维生。老百姓的日子很清苦,照明靠煤油灯,过渡靠小舢板,小学村部都是石头危房……

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2003年,村里召开大会,最终讨论决定,海水养殖才是村民脱贫致富的最好路径。肖清林告诉记者,当时,村主干主动找到南埔信用社寻求信贷支持,“可是,刚开始,信用社也有顾虑,没有抵押物担保,风险如何管控?”

为此,肖清林与村主干商量,想方设法搏一把。于是,他回村召开村民大会,最终讨论通过“养殖户要把房产做抵押,贷款必须用于养殖,如果恶意赖账,卖房偿还”等条款。“当初的这个大胆承诺,帮助村民解决了贷款难,寻到发展的新路子。”回忆过往,肖清林感慨万千。

惠屿村养殖大户肖秋荣成为第一笔贷款的获益者之一。2003年,他向农信社贷到了5000元。“当时,对我而言,这可是一笔天大的数字,都用来养殖海带、牡蛎等了。”肖秋荣家养殖的海产品种越来越多,规模也越做越大。肖秋荣从最初的小养殖户成长为养殖大户。

像肖秋荣这样尝到致富甜头的惠屿村民,愈发懂得信用的珍贵,诚信的力量在这里慢慢增长。自此,惠屿岛养殖户们都做到按期还贷,实现一分不缺、一日不迟的完美信用记录。“每月30日交利息时,我们村里大喇叭一广播,大伙儿齐刷刷交好月利,多数时候还会提前两天缴齐。之后村里派专职人员乘船送到银行,十几年来从未失信过。”肖清林说。

2012年,惠屿村被中国人民银行授予全省首个“金牌信用村”称号。现在,惠屿村民到农商银行,只要凭一张身份证,就可轻松申请到1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同时无抵押贷款额度也提高到10万元至30万元。

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全村319户搞起多样化的海产品养殖,人均年收入也年年攀升,从2003年的2450元攀升至2006年的5000元,再到2012年的3万元、2019年的6万元……

除了金融助力外,各类的扶持政策也激活了海岛发展动力,小渔村悄然发生了巨变。

从跨海输电线路到越海饮水工程,再到“惠屿号”钢制渡轮……惠屿岛彻底告别了不通电、极缺水、出行不便的历史。

行走在惠屿岛,记者发现,这里的村道整洁,绿树葱茏。在一处新修整的沙滩边上,一座刚改造的蓝色新型塑胶网箱引人注目。

“我们先行试点,改造完成一个新型塑胶网箱,把它打造成集养殖垂钓、观光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养殖基地。”肖清林告诉记者,未来3年,他们还要改造8000口传统网箱,带领全村迈入海上渔业发展新路子。

2015年,泉州籍国际艺术大师蔡国强在惠屿岛点燃了长500米的烟火艺术作品“天梯”。一时间,惠屿岛声名远播,一拨拨游客纷至沓来。

2019年,惠屿岛新码头和游客服务中心建成,渡轮一天12趟,随时可进出。肖清林说,有了这样的便捷交通条件,惠屿岛正瞄准旅游发展新路子。目前,惠屿村成立了惠屿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惠屿岛渔业开发有限公司,都实行集体股份制改革,村民全员入股,以期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民房变民宿”。

如今,惠屿村凭着外力帮扶和产业富民,变身为村集体年收入20多万元的现代化美丽渔村,实现了村民人均年收入从泉港区倒数第一到全区最高的逆袭。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