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生巷
豆生巷、米铺巷、米仓巷、帽巷、鞋巷、米粉巷、糕包巷、碗糕巷、小菜巷、布房巷、牛皮巷……你知道泉州老城内,还有这些巷子吗?
这些以手艺、行业、生活物品命名的街巷,不仅充满了市井烟火气,还曾是古城一个个产业聚集点,彼时,人们买锡去打锡街,买豆芽去豆生巷,买花去花巷……从这些老街巷名中,还可一窥泉州民生产业发展变迁之路。
□记者 黄宝阳 文/图
打锡街和打铁巷 见证古代手工业
泉州锡雕具有悠久的历史,始于唐宋时期,盛于明清朝代,是泉州重要的非遗。打锡街在庄府巷东与现在的南俊路西南之间,自明朝至今,几百年间,因阿拉伯人到泉州做生意、定居者日多,这条街道两旁陆续聚集了为数众多的做锡生意的杭浦,产生了不少锡雕大师及名匠一人,他们世代相承雕艺。打锡街见证了古代泉州与阿拉伯人、中东、非洲、欧洲人贸易往来的历史盛况。如今,泉州打锡街锡铺仅存的一家,是位于西街门铺的“连发锡铺”,始于1853年,是有据可查的泉州最为古老的一家锡铺。
泉州旧城区有两条“打铁巷”,一条在西街裴巷的东向,另一条在南门聚宝街的东向。这两条打铁巷,是因为古时候巷中开设过打铁铺而得名。在西街裴巷东向,西起裴巷,宽仅1米多,相传宋时,有张氏打铁人家在此开埔,因为他技艺高明,待人和善生意很好,打铁铺所在的巷就被人们称为打铁巷。随着泉州对外贸易的日益昌盛,泉州的造船业日益兴盛。由于张铁匠手艺又高,人缘好,因此造船厂诸如锻打铁钉、船锚这类活计,都找他来做。为了方便顾客,张铁匠到南门造船厂附近开了一个新铺。不出几年,张铁匠的业务越来越多,他渐渐地买下左屋右舍,最后竟使整条小巷都成为打铁的店铺。为了跟西街的打铁巷有所区别,这条巷子也被称为“南门打铁巷”。
这些与民生行业有关的街巷名,尽管很多原来的产业已湮灭在历史的烟尘里,一个个古地名,却能让我们跨越时空,去追寻曾经的烟火味。
米仓巷
大米豆芽和绸花 祖辈生活留街巷
民生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破柴巷我们上期有介绍,位于北门街,与抗倭英雄俞大猷有关。与米有关的街巷,泉州也有多处。县后街东边、东北接广平仓巷的米仓巷,因巷内古代曾设立粮仓,并建有发放官员禄米的仓库而得名。在中山南路末尾、靠近防洪堤的地方,有条旧米铺巷,以前有大商人在此开米铺,遂称旧米铺巷。也有人说,在防洪堤未建造之前,旧米铺巷径直通往码头,在这条巷子的终端处有个“米渡头”,上了岸的米面有的就直接进了这巷子里的仓库,故名。
而帽巷的得名,跟帽子无关,却跟米有关。因从前在该巷内有座碾米、碾面的作坊(泉州俗称为磨房)。泉州方言的“磨”与“帽”同音,故称为帽巷。
花巷,顾名思义,与花有关。位于鲤城区中山中路中断至许厝埕东侧一代,这里旧时称为蒙古巷,因元代人蒙古族聚居于此而得名。泉州人年节等许多节庆、重要的场合,需要用到纸花、绸花,因此,泉州传统的扎花手工长盛不衰。据传,古时这里临街住户大多以糊制纸花、绸花为业,所以被叫作花巷。据史料记载,自清朝末年至今,这里开设的花店大几十间,主营瓶花、盆花、过年花及妇女头饰假花。小巷历史积淀深厚,如今,巷口还有纸扎店在经营,还有多栋有近百年历史的南洋小洋楼、有百年历史的罗克照相馆、华侨献出家宅成立的女子学校启明女校及粉红色的泉州天主教堂等史迹。
豆生巷,是中南路侨光电影院旁边的一条短短的小巷子,以前该巷居民以育制豆芽为业(豆芽泉州方言叫“豆生”),故称为豆生巷。巷口有两口古井,巷里人常在井边洗豆子、“闷豆生”、洗豆芽,由于这里闷出的“豆生”很可口,许多人慕名而来,因而得名。如今古井还在,巷中早已没人在发豆芽了。豆生巷与厚德巷相连,厚德巷以前的居民有以削“厚底”(古代女子缠足的高跟鞋底)为业故名,后雅化为厚德巷。
西街打铁巷
豆生井今犹在
责任编辑: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
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多措并举 持续做好“水文2020-12-09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