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关于“近邻党建”的部署要求,着力构建“党建引领、邻里相亲、互帮互助、和谐友善”的基层治理模式,有效解决各领域党组织融合度不足,小区居民“相见不相识”、邻里关系单薄等小区治理痛点难点,交出了“三个如何”的泉州答卷。
□记者 陈林森 黄小玲
搭体系——
建强“红色堡垒” 织密近邻“户联网”
党员群众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我市聚焦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作用,把织密建强组织体系作为开展“近邻党建”的工作基础,推进小区党支部应建尽建,以组织与组织共建、组织与居民守护、居民与居民互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党建触角一直延伸到小区、街巷、楼栋,织起一张巨大的红色“户联网”。
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领跑全省。2018年年底,泉州于全省率先启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的“1+1+N”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模式在试点地石狮市“崭露头角”,为全省街道机构改革打响了第一炮。鲜活经验向全市铺开,截至目前,全市30个街道均全部出台了“三定”方案,统一设置“5+3”机构(5个内设机构、3个事业单位),并已完成管理体制改革。
在社区,基层治理彰显党建引领。随着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的施行,社区依法履行职责事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台账报表、检查评比达标活动等4张清单、101项具体事项一一列明。514名城市基层党群工作者扎根一线,与社区工作者融为一体,拉近党群关系。
在园区、商圈,党建融入企业“血脉”。“十分天下有其九”的泉州民营经济孕育了超百万市场主体,遍布在城市的园区、商圈等场所。为此,我市探索创新“龙头带动”“同业联动”“网格推动”等组建模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推动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党建融入企业治理“1533”工作机制,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其中,晋江市设立了10个园区党建示范圈,每个示范圈确定2家产业集群核心企业,辐射带动周边10家中小企业,形成“2+10+N”区域化党建滚动效应;丰泽区领SHOW天地园区集约打造了16个微党建阵地,把党的工作覆盖到园区326家小微创客企业。
在小区,党组织建在“厝边”。针对老旧小区、物业小区、安置小区、农村改制小区不同特点,我市分类施策,精准推行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兼合式”党组织组建模式,形成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党员作用发挥在身边的立体架构,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一批有能力、有威望、有热情的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干部勇挑小区党支部书记重担;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创建活动等持续开展;小区党组织引领小区治理、凝聚党群合力的“主心骨”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全市共有街道党工委30个,社区党组织567个、园区党组织60个、商圈党组织22个、小区党支部749个。
重互助——
推行“两长一员”服务送到“家门口”
民意可疏不可堵,可解不可结。聚焦解决好群众身边的问题,泉州以“两长一员”(党员楼长、街巷长、网格员)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生活和办事更方便。
敢为人先的泉州在全省率先探索党员街巷长、楼栋长机制,聘任党员街巷长1292名、党员楼栋长3652名,承担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纠纷调解、卫生监督、文明劝导等职责任务,团结群众共同参与自治管理、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创城创卫,共塑近邻文明新风。与此同时,通过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整合提升”专项行动,推行党建和社会治理“一张网”服务管理模式,探索将社区“各大员”并轨转任为专职网格员,充实514名城市基层党建专职工作者到街道社区担任兼职网格员,作为社区与楼栋、街巷间的桥梁纽带,协调解决网格内综合性治理服务事项,形成“社区—网格员—街巷长(楼栋长)—居民群众”四级响应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难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各级党组织将党员服务力量、党建服务平台、党群服务阵地下沉到家门口,“零距离”开展服务。全市建有各级党群服务中心429个,为居民提供“一站式办事”“四点半学校”以及网上预约、错时延时等优质贴心服务,形成“15分钟”城市党群服务圈。“众邻社区自治与互助平台”打破部门信息隔阂和服务资源屏障,精准对接党员服务与群众需求,畅通居民群众“同栋楼、同小区”线上交流渠道,巩固和扩大了党的网上阵地。3.4万多名在职党员围绕“我能为居民做的事、我想为居民做的事、我能做好居民的事”,边承诺、边践诺、边评诺,累计作出承诺12万多项,组织开展组团式、订单式志愿服务2538次,为民办实事超过2.2万项,真正解决了一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
共议事——
激发“多元活力”大事小事“好商量”
好邻居金不换,大小事共商议。基层“两议两评两公开”等机制全面推行,部门、街道、社区和居民群众等多元主体活力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激活,“众人事由众人商量”的浓厚氛围在泉州逐渐升腾,给群众带去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县(市、区)、街道、社区,我市以关键区域、产业链条为纽带,设立了区域性“党建联盟”、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等议事协商载体111个,签订共建协议1310份、联合开展活动1911场、完成共建项目701个,有效破解部门与驻地之间封闭独立、各自为战的问题。
在居民小区,我市探索推行社区党组织和小区党支部引领,业委会代表、物业公司代表、居民代表和当事人共同参与的“3+X”居民议事协商制度,依托小区茶话会、议事厅、理事会等形式,围绕解决环境卫生、安全隐患、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主题,定期开展民情恳谈、事务协调、工作听证、纠纷调解,打造了“730议事厅”“党员议事会”“阳光议事厅”等一批居民议事协商品牌。
在“近邻党建”的浸润下,泉州建立起党组织引领下的社会协调、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的氛围,助推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我市勇当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军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责任编辑: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
【全国文明城市系列网络访谈】石狮:精耕细作2021-01-05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