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永春:一个镇建成两个展馆 以民间之力留住乡愁

展馆图文并茂展示湖洋乡土人文

成立文联、文化学会,建起两个展馆,奉上一台晚会……在永春,几位文化爱好者为了传承发扬本土文化无私付出着。而这背后,还有众多热心乡贤的慷慨出资以及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支持。

日前,永春县湖洋镇继2019年元旦首个文化展室乡土人文馆开馆后,第二个展室湖洋溪水文化馆也顺利开馆,并免费对外开放。 

图文并茂再加实物 两个展馆内容丰富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湖洋镇文化综合大楼的这两个展馆参观。展馆内容丰富,以图文并茂加实物的方式,分别从建筑、习俗、人文等方面展示湖洋。观众得以窥一斑而知全豹,深入了解湖洋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

“湖洋镇有近5万人口,但大部分都外出工作生活,留在本地的只有1万多人。这些人大多是老人小孩,湖洋文化如果不好好整理传承下去,很多年轻人就都无从知道了。”湖洋文化学会会长、今年83岁的陈谷先老人长期从事本土文化工作,他意识到,湖洋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必须要有一个群体对其进行有计划的整理传承。

2018年,陈谷先等人首发倡议组建一个专门研究传承和弘扬湖洋文化的民间组织,得到众多湖洋乡贤的积极响应。对此,湖洋镇党委政府也大力支持,无偿提供镇文化综合大楼作为场所,并由镇宣委牵头协调筹备文化学会、文化展室的相关工作。

不久,永春县湖洋镇文联、永春县印石民间文学交流中心和湖洋文化学会先后成立。

筹集资金设计方案 乡土人文馆建成开馆

“起初,我们只想把湖洋的历史文化资料整理出来。后来,湖洋镇宣委刘兴宝提出要图文并茂地展示,于是有了布置展馆的想法。”永春县印石民间文学交流中心理事长、今年65岁的黄锦树回忆,他们着手进行资料、图片的搜集整理,为文化展室策划设计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建馆初期,除了镇里提供的场地外,没有资金、没有方案、没有图纸,连资料也需要重新分类。在热心乡贤的资助下,展馆筹备组筹集了5万元启动资金。

钱不多,要做的事却很多,这就需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当时请了一家广告公司帮忙做展馆的规划设计和装修,一个馆的报价就要15万元。”黄锦树说,为此,他们决定自己做。筹备组人员自己规划布置展馆,买材料来装修。

几位老同志为了传承发扬家乡文化尽心尽力工作,这也感染了更多人的加入。永春四中教师郑永杰主动前来帮忙整理资料,文学爱好者郑诗赤、《烽火南洋》的作者郑国宝、乡贤黄阳泽和李洋琴等人也主动加入帮忙。

2019年元旦,湖洋镇乡土人文馆终于建成开馆,免费对外开放。

计划筹建第三个馆 展示南音等文化艺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地,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文化。湖洋溪源远流长,见证着湖洋的历史与辉煌。乡土人文馆由于版面有限,有关湖洋水文化、红色文化等内容无法展出,这让大家感觉有所缺憾。

去年7月,“溪山流韵”展馆开始筹备。今年元旦,包含“湖洋溪水文化”“红色文化”两大板块内容的“溪山流韵”展馆正式开馆。当晚,由湖洋文化学会主办,乡贤、各协会单位关心、支持,群众自发参与的“千年古镇 文化湖洋”元旦文艺晚会成功举办。

“我们还计划建第三个馆,用以展示湖洋的南音等文化艺术。”黄锦树介绍,两个展馆的建设,他们通过申请政府部门专项扶持资金和向热心乡贤募捐,总共筹了20万余元。“大家都是义务工作,来回县城排版设计展板的车票、食宿都自掏腰包,没有报销一分钱。”陈谷先坦言,作为民间组织,用民间的力量建纯公益性质的展馆,难度非常大。这当中存在着资金短缺、后续维护难度大、人员不足等问题。

(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林培枝 文/图)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40周年庆祝座谈会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