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灶窑金交椅山窑址遗址 (王柏峰 摄)
我的名片
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泉州城郊规模最大的一组古窑址,也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反映了当时泉州以外贸手工业为显著特点的产业结构。该窑址与泉州海洋贸易的发展同步,其生产体系和生产规模展现了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强大的基础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磁灶窑以绿釉独步天下 (王柏峰 摄)
作为古老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陶瓷,有“天下之器”之称。自7世纪起,陶瓷就在东西方商贸往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0世纪后,更是成为中外海洋贸易中最大宗的商品之一,风靡世界。因此,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也被唤作“海上陶瓷之路”。
位于泉州城郊的磁灶窑址,于南朝末年开始烧制陶瓷。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海洋贸易的繁荣发展,磁灶窑步入其最耀眼的黄金时期,从“内销民窑”一跃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外销陶瓷生产基地。
与海洋贸易同步发展 见证宋元泉州海丝盛况
磁灶以陶瓷而得名。清乾隆版《晋江县志》记载:“瓷器出瓷灶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钵子、缸、瓮之属,甚饶足,并过洋。”
据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金鹏介绍,磁灶窑所在的晋江磁灶境内,是泉州主要的瓷器产区,拥有陶瓷生产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位于晋江西北的紫帽山南麓,为西北高、东南低的丘陵地带,瓷土埋藏丰厚,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草木繁茂,可提供烧窑的燃料,境内有晋江支流九十九溪的支流梅溪穿境而过,水上交通便捷,离泉州港较近,仅十几公里。经考古调查发现,磁灶境内共有南朝至清代窑址26处,其中,南朝窑址1处,唐、五代窑址6处,宋、元窑址12处,清代窑址7处,“它们共同构成了磁灶窑庞大的窑系,也佐证了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磁灶就已开始陶瓷生产活动。”
进入晚唐五代,随着中原士族大批入泉,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当时泉州土地贫瘠,人口众多,出现了发展瓶颈。”吴金鹏说,为破解这一困境,政府倡导产业转型,探索出一条“以发展手工业为主、农业为辅”的港口经济发展道路,乘着这股春风,陶瓷、冶铁、纺织等手工业蓬勃发展;同时,政府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推动海洋贸易,“二者相互推动,共荣发展”。“泉州人稠山谷脊,虽欲就耕无处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宋代惠安人谢履用一首《泉南歌》记录了彼时发挥区位优势造船通商,大力发展海洋贸易的历史。
“伴随宋元泉州港的兴盛,泉州陶瓷业蓬勃发展。”吴金鹏介绍,10至14世纪,泉州城外窑场遍布,现已发现的外销陶瓷窑址达150多处,其密度居全国前列。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磁灶窑址与泉州海洋贸易的发展同步,其中尤以金交椅山窑址为典型,根据2002年至2003年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复原的金交椅山窑址模型,清晰可见取瓷土区、淘洗区、瓷器制作区等作坊遗迹,以及烧制瓷器的窑炉、运输陶瓷的梅溪,展示了陶瓷生产完整文化链条。
甚饶足,并过洋。随着泉州港梯行万国的航船,磁灶窑陶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东非等地,实现由普通的“内销民窑”一跃成为宋元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的外销陶瓷生产基地,蜚声海内外。
辟蹊径走差异化路线 开泉州陶瓷釉下彩先河
走进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映入眼帘便是陈列于展柜中的绿釉军持、青釉五盅盘、酱釉印纹盖罐、擂钵、陶扑满、青釉铁绘花卉纹盆……这些或出土自墓葬或古窑址或古沉船的陶瓷器物,以其独特的器型、釉色,彰显了宋元磁灶窑业以市场为导向锐意创新、走差异化路线的成功实践。
“似陶非陶、似瓷非瓷,是磁灶窑陶瓷的一大特色。”吴金鹏介绍,宋元时期,得益濒临泉州港口岸的地理位置,磁灶窑在泉州港繁荣的海外交通贸易需求下,其外销陶瓷生产得到蓬勃发展,达到昌盛时期。为占领市场,磁灶窑业以海外市场为导向革新技术,在产品种类、釉色、装饰技法上博采众长,其陶瓷生产达到最高水平,产品种类繁多。以金交椅山窑址为例,该窑址出土的典型器物以日用陶瓷为主,如执壶、罐、盆等。从制作工艺上看,这些器物釉色丰富,有青釉、酱釉、黑釉、绿釉、黄釉、黄绿釉等;装饰手法多样,采用“化妆土”、“施半釉”、“釉下彩”、刻划、剔刻、堆贴、模印等;装饰纹样包括折枝花、缠枝花、梅花等,突出海外定烧特点。“差异化路线,使产品更具观赏性,同时节约成本。”吴金鹏说,如果说德化窑以白瓷名扬世界,那么磁灶窑则以绿釉独步天下,同时,磁灶窑还开了泉州陶瓷“釉下彩”先河,而“施半釉”或“施釉不到底”技法,又对日本黑秞碗碟杯等食器产生深远影响。
“磁灶窑的产品在国内发现较少,但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处各地则多有发现。”吴金鹏表示,这些大宗外销商品,既有被海外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的,亦频现于各地沉船,如“南海一号”沉船、“华光礁1号”沉船,及韩国印安沉船、印尼爪哇沉船、菲律宾吕宋沉船、哲帕拉沉船等。
元末,泉州发生“亦思巴奚”叛乱,加上明初“海禁”政策及东南沿海内忧外患的影响,泉州港走向衰落,磁灶窑以外销为主的经营模式因势中断,窑场数量锐减,逐渐走下坡路。
直至清末,大量华侨返乡建房,磁灶窑业又逢新机。“彼时‘红砖配绿釉’的番仔楼成为潮流,磁灶窑的绿釉产品再获青睐。”吴金鹏说,借着建番仔楼兴建这波热潮,磁灶窑再度开启产业转型,从以生产日用器皿为主,转变为以生产建筑陶瓷为主,一时间,绿釉瓶式栏杆、绿釉花窗、琉璃瓦等磁灶窑产建筑陶瓷,成为老百姓首选。如今闽南沿海一带传统民居屋脊上安置的瓦将军、烘炉、钵子等镇风辟邪器物,均出自磁灶窑。
19世纪40年代以后,磁灶建筑陶瓷业逐渐兴起并渐趋旺盛。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兴建集美学村时,曾亲临磁灶选购建材。如今,磁灶生产的建材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外墙砖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而琉璃瓦几乎垄断全国的市场,成为中国五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之一。
实行整体保护 结束“只见瓷不见灶”历史
金交椅山窑址于20世纪60年代考古调查时发现,是磁灶窑址中目前发掘揭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出土遗物最多的一处宋代窑址。
2002—2003年间,金交椅山窑址已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揭露4座窑炉遗迹,均系斜坡式龙窑。同时,还发掘出10口存储釉料的大缸作坊遗迹1处。 “从相对保存完整的Y2窑址残长60.88米,有窑口、火膛、窑壁、窑门、窑床。该窑址的发掘结束了磁灶窑址‘只见瓷不见灶’的历史。”吴金鹏介绍,这样的龙窑一炉可烧制数千上万件瓷器,可见当时烧制瓷器的规模之大。
在抢救性考古发掘后,2003年初,晋江当地政府为加强窑址、作坊和文化堆积层的保护,启动金交椅山窑址保护棚和窑址旁的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建设,有效保护了遗产整体格局的完整性。同时,当地还针对金交椅山窑址的保护管理工作建立“四有”工作机制,并出台多项保护措施,并鼓励社区民众积极参与《金交椅山古窑址保护公约》,共同保护金交椅山窑址的遗产价值,维护其历史环境,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还积极推动社区合作,通过开展陶瓷制作体验、文化志愿宣传等活动,与当地社区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同时采取必要措施使社区从遗产保护中获益。
(记者 颜雅婷/文 王柏峰/图)
责任编辑: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
以廉润心以文化人 泉州丰泽东湖街道打造廉政2021-05-27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