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咱厝大学生推广家乡传统文化 利用AR海报让南音动起来

通过移动设备可以欣赏到动态的海报

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南音,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泉州古城润物无声孵化计划回顾展里,一幅幅能“动”的南音AR(虚拟现实)海报吸引了来往的游客驻足停留,这些海报由泉籍大学生潘丹滢应用可互动新媒体技术制作。她表示,此举是为了向年轻群体传递南音文化,希望借助科技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南音。

注入科技感 增加南音亲切度

今年22岁的潘丹滢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设计专业。她告诉记者,作为在北京上大学的闽南人,虽然离家千里,但她今年年初在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时首先选择了家乡的文化。她说,许多同龄人对南音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她借助现代新媒体技术让人们能从不同的方式了解南音。海报上对南音及乐器的解释能达到科普的目的,让南音走进现代人的生活中,以更加科技化的方式传递南音文化,增加人们对于南音的亲切度和探索的心理。

这组AR海报分为总海报、琵琶、拍板、二弦、洞箫、三弦共六幅,潘丹滢历经两个多月的构思和建模,对南音“上四管”乐队使用的乐器进行视觉化统一的再设计,赋予其更多的现代感,并基于ARTIVIVE平台,实现AR技术化。人们在移动设备中下载了ARTIVIVE软件,使用软件并将摄像头对准海报,就能在移动设备上看见动态的海报。

咱厝大学生推广家乡传统文化 利用AR海报让南音动起来

这组AR海报分为六幅

用互动媒体技术 传播家乡文化

潘丹滢将南音文化总结为“缘起—乐人—乐事—乐器”四个部分。南音AR海报主要由AR动态海报、音乐可视化视频、科普折页三部分组成,采用现代和传统结合的视觉方式,直接地让人们感受、了解南音以及背后的故事。演示时,海报中颇具设计感的双手拨动琴弦,乐器旁的水纹荡起涟漪,仿佛有南音在画面中静静流淌。

据介绍,AR海报的元素来源于泉州开元寺百柱殿与甘露戒坛斗拱上的“飞天”雕塑。为了增加人们对于南音的亲切度和探索心理,她节选了南音名曲《轻轻行》,对其进行可视化互动设计,作品围绕着“南音”似水的基调,强调南音缓慢、从容、中和之感。

毕业设计完成后,潘丹滢即将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她表示,希望通过这种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的方式,为南音跨地域传播贡献一份力量。(泉州晚报记者 李心雨 文/图)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