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在刚刚结束的泉州市第二批医用耗材联合带量采购谈判现场,没有企业代表与谈判代表的价格拉锯,也没有往来的唇枪舌剑,只有企业代表的精细报价、专家评审的严谨评分,这是属于泉州本土的谈判风格。经过两天的角逐,4种常用医疗耗材的中选企业最终确定,平均降价幅度达69.35%,最高降幅达76.47%,一年可节省耗材费用1500万元。

百家医疗单位组团带量采购

医用耗材临床用量大,生产企业多,品种多种多样,价格参差不齐。2020年11月,在市医保局的指导下,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泉州市中医院、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泉州市正骨医院、晋江市医院、南安市医院、惠安县医院等10家医疗机构牵头,全市166家公立医疗机构参与,组建了泉州市医用耗材联合带量采购联盟。

泉州市开展首次医用耗材联合带量采购,以一次性注射器、一体式吸氧管为联合带量采购的试点品种,采购价格平均降幅达52.1%,节约了1100万元采购成本支出,切实实现了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医用耗材品种多样,如何确定所采购的品种呢?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带量采购的关键在于“量”,如果采购数量上不去,价格就降不下来。因此,在确定采购品种的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数量大且谈判可操作性强的品种,通过数据收集、比对梳理和专家论证,最终确定采购品种类别。采购量则是根据医疗机构上一年度相关耗材目录使用量的70%估算采购基础量,给企业明确的销售预期,并保留医疗机构一定的灵活采购权限,以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优中选优追求最高性价比

12月16日、17日,泉州市第二批医用耗材联合带量谈判在泉州市第一医院举行,共有168家公立医疗单位参与联合采购。医用耗材带量谈判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涉及采购的品种为一次性使用喉罩、采血管(塑料)、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4种医用耗材。据悉,在经过前期的资格审核筛选后,共有91家医用耗材厂家参与到谈判议价环节。

此次,泉州联合带量采购联盟根据临床使用和医疗机构耗材采购管理经验,组织专家进行遴选评分,经过综合评分和二次降价评分最终确定中选企业。在谈判评审现场,记者看到,评审专家并未与竞标企业代表直接面对面,而是各竞标企业直接提供样品及报价给会场内的专家进行评分。按照4种采购品种在使用上的不同,分别从10家牵头单位中抽调了麻醉科、检验科、护理科的医护人员组成评审专家团。市医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将评审权下放给临床一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确保谈判的公平公正性,评审专家是临谈判开始前一天才接到通知,且到达评审会场后,评审专家及工作人员都须上交手机等通讯设备。”

“麻醉时用的喉罩,有的橡胶软,有的却很硬,有的是单腔的,有的是双腔的,有的有加钢丝的,也有没加钢丝。20多种同类型的喉罩参差不齐,我们能做的就是优中选优,尽可能找到最高性价比的产品。”12月16日,在一次性喉罩评审的现场,来自南安市医院的麻醉科医生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评审,整个过程紧张严肃,且处处体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挤掉价格水分实现医患多赢

经过两天的紧张谈判,联盟带量采购谈判取得了预期成效。4种医用耗材平均降幅69.35%%,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降幅最大,为76.47%,4个品种预计每年可为全市节约采购资金1500万元。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此次谈判中,得分最高的中选企业,并不是价格最低的企业。对此,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价格只是评分项目之一。本次谈判在听取医疗机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推演,将评分项具体化为产品临床使用、市场认可、产品质量、加权报价、配送能力等5项,每一个项目都有具体的分值,评分是评审专家对参与产品的综合评价,而不是唯价格论。

某个品种的中选企业代表告诉记者:“我们一直在会场外等待最终的结果,但结果出来时,我们并没有觉得高兴,更多的是压力。中标的价格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接下来,我们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做好后续的配送问题,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供货。”

市医保局负责人表示,联合带量采购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规模效应、联动效应,挤掉价格中的水分,砍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百姓在就医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也会下降,最终实现医院、患者、医保多赢。接下来,他们会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中选产品生产、流通、使用的全链条质量监管。(泉州晚报记者 苏凯芳 通讯员 肖经纬)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