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记者从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近日,泉州出台了《泉州市“十四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专项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泉州市城乡基础设施以城市体检评估为手段,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新区集聚和古城提质为重点,构建支撑跨江发展、跨域融合、区划重构、聚城畅通、聚湾强心的现代化城乡基础设施体系。

到2025年,初步建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城乡建设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环湾核心区城市形象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整体质量、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交通便捷 市区基本实现15分钟上高速

强化对外综合交通体系能级,启动城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启动R1线一期工程前期,争取“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持续实施“聚城畅通”工程,推进高(进出城高速公路)快(城市快速路)一体化,打造“一环城、两环湾、多向放射”快速交通体系,突破组团联系通道,完善内部路网级配,提升城乡公共客运服务,实施“三微(微枢纽、微循环、微整治)、两新(新慢行、新停车)”城市交通品质提升工程,推进“369”交通圈生活圈产业圈的建设。到2025年,在市区内部基本实现15分钟上高速,重大交通枢纽高快交通体系全覆盖,新增城乡公共停车泊位共3万个。

园林绿化 新建公园绿地500公顷以上

重点推进实施“十百千”工程(十平方公里郊野公园,百里绿廊,千里绿道),开展绿满泉城绿化提升行动,构建“山水园林、文化园林、百姓园林、门户廊道”,到2025年,全市建设提升15个郊野公园(10平方公里),建成“两高”沿线绿色生态空间和沿线可视界面城乡风貌生态长廊50公里以上,建设依山、傍水、串联城乡、泉州特色文化功能突出的福道500公里。市域范围新建公园绿地500公顷以上,打造700个以上口袋公园、各类游园和小微游园。基本形成山水融城生态连绵带,构筑水清岸绿堤美、可亲可游生态体系,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居住品质 2000年前的老旧小区改造完成

全面完成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同时开展2000-2010年建成的老旧小区摸底工作,并逐步开展改造工作。统筹推进全市32个片区的有机更新、片区滚动开发,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创新要素集聚力。以泉州湾为核心、东海为主中心,建设“两江一湾”海丝新区。到2025年,东海“海丝总部门户”功能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古城“三片一轴”整治提升全部完成,全力创建世界遗产典范城市。

生活污水 系统推进城乡污水治理

大力落实“两江一带”生态保护行动,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系统推进城乡污水治理。补齐污水处理能力短板,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全面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积极开展再生水利用。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本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以县域为单位捆绑打包市场化全覆盖。

环境卫生 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完善垃圾分类制度和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启动环卫一体化改革,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进一步巩固“厕所革命”成果,健全公厕日常管理长效机制。

城镇燃气 推动天然气管道“县县通”

加快燃气管网及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两气一网”格局,推动天然气管道“县县通”。加快城镇餐饮集中区“瓶改管”和燃气管道建设,稳妥推动燃气下乡,开展农村集中村居管道供气试点,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辅的城镇燃气气源多元化供应格局。

智慧城市 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引领城市转型升级,推进泉州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更加聪明、智慧。到2025年,基本建成泉州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房屋建筑工程网格化管理、水务大脑和智慧城管,初步实现对重要区域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数据的感知和采集。

城市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加强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保障。加快形成多元化协同共治管理模式,推动城市管理向精治转变。完善“网格化+职能应用”服务管理模式,推进市容市貌和无障碍环境整治提升。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泉州晚报记者 许钹钹 通讯员 廖惠阳)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知名电竞企业遭“跨省执法” 超4亿资金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