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十年前,说起农村,“土路”“垃圾”“旱厕”等词常被提到;十年后,再说起乡村,很多人想到的是“乡村游”“民宿”“特产”。十年翻天覆地间,是“脱贫攻坚”“美丽乡村”“乡村治理”等一系列顶层设计的落地,是“三农”人员不畏困难坚持执行的成果;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是农村工作不变的目标。

★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

十年发展绘胜景 乡村振兴谱新篇

龙水村的美丽村貌

十年发展绘胜景 乡村振兴谱新篇

龙水村里的老手艺人

“公司+农户”分类帮扶

贫困村蜕变乡村振兴示范村

国庆假期快到了,一年中婚嫁的黄金期就到了,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许多老手艺人又要忙起来了。这个2014年省级建档立卡扶贫村,如今已成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金牌旅游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漆篮是闽南地区婚嫁的必备品,龙水村制作漆篮已有500多年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会。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76岁的老手艺人郭清柏还记得,当时村里只剩几个老头子在坚持这门手艺。“一次做20个,挑着担子走到晋江、石狮去卖。舍不得坐车,走路得一天一夜。”

2014年的龙水村还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当时村财一年仅2000元。“那时入村的主干道只有一条2米多宽的土路,一车煤都运不进来。”65岁的郭民权感受深刻。但仅一年后,村里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当时的驻村第一书记与从深圳归乡的郭志煌通力合作,在村里成立了工艺品股份制公司,公司订单下放到村户,“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打开了漆篮的销路。村里将贫困户分类进行针对性帮扶,在“党支部+党员+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下,龙水村脱贫攻坚进展迅速,来自海外的订单直接发送到农户手中。村财增加后,村里大力实施旱厕改造、鸡鸭圈整理、路面拓宽硬化等基础设施改造。

脱贫伟业,史诗如歌。记者采访中获悉,截至2020年年底,我市3.2万名建档立卡对象年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18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全部达到退出贫困标准。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漫画台湾:我们都是中国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