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汇聚文明星火 点亮世遗之城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泉州样本”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泉州市紧紧围绕总体要求,在建章立制、拓展阵地、整合资源、精准服务上发力,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打造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泉州样本”。

运行机制日趋完善、理论宣讲更有活力、服务阵地持续拓展、实践内涵不断丰富……如今在泉州,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3个实践所、2524个实践站犹如点点星火汇聚,已成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点亮着泉州这座千年世遗之城。

高标准建设阵地——

解决“在哪做”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离不开阵地建设。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之初,泉州市就厘清思路、明确标准、框定方向,致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泉州样本”。

坚持高位谋篇布局,市委市政府迅速研究部署,连续两年将实践所(站)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印发泉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评估标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验收标准》《关于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通知》,让建设有标准。

在全省率先制定印发责任清单、中心(所、站)建设评估验收标准,落实“四个纳入”;建立定点专项督导、文明单位挂点帮扶、处级领导挂钩联系、国家试点县帮包等制度,让建设有力度。

在高标准要求的指引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也并非只有一个模式。鲤城“古城文脉”实践区、丰泽文明实践一条街、洛江“一镇一园”、泉港文明实践岛、台商区“海丝新区”文明实践线、泉州市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等6个项目先行先试,打造具有泉州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圈。

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泉州市力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覆盖不同层次,将触角延伸至农村、学校、企业甚至是田间地头,让分布于城乡大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串点成线,由“盆景”变成“风景”。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实践中心13个、实践所163个、实践站2524个,拓展建成实践点997个,覆盖率100%。

高水平组织队伍——

解决“谁来做”

文明实践需要根植于心,更需要付之于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需要一支能够引领文明风尚的队伍。

宣传文明城市、清理“小广告”、垃圾不落地、引导文明交通、为一线高温工作人员送爱心、设立特色奉茶点……一抹抹熟悉的“志愿红”点亮了城区的街巷,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穿上“红马甲”,走街串巷步履不停,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精神文明创建中来。

打造一支志愿者队伍,可以顺利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谁来做”的问题。

为此,泉州市推动完善县域“8+N”、乡镇(街道)“5+N”、村(社区)“3+N”的文明实践队伍机构设置,建立常备队伍,组建应急救援、医疗卫生、科普应急、心理应急等4支应急志愿服务队;联合市委讲师团评选出泉州市“新时代宣讲指导师”17人、“新时代宣讲员”43人,推动宣讲队伍定期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宣讲实践活动;制定印发《泉州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工作规则》,调动市直力量,强化队伍培训,培育文明实践的“主力军”。

乘着数字化发展的东风,文明城市建设有智慧更有温度。泉州市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日常规范管理好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2.0操作使用,对接开发“四单”工作系统,开展点单、派单、接单、评单一条龙服务。

目前,156万余名志愿者、1.1万多支志愿服务团队成为与经济强市相匹配、与海丝名城相融合、与时代价值相辉映、与群众需求相贴合、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达到新高度的重要力量。

高质量开展活动——

解决“怎么做”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从成立之日起,泉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海上渔船新阵地”“‘泉民开讲’微宣讲+志愿服务”“戏剧宣讲——讲好红色故事,传递党的声音”等项目获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银奖。引导“洛地有声”文明实践宣讲团以及“新时代宣讲员”等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基层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广泛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福鲤桐声—微宣讲”等群众性主题活动,为群众送上丰富的理论“大餐”。

最大程度发挥文明实践阵地的作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持续开展——

以元旦、春节、元宵、端午、学雷锋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发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开展“我为社会做好事”“烟头不落地 停车要有序”“佳节尚文明 志愿关爱行”“弘扬雷锋精神 深化文明实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助力‘双轮驱动’”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据统计,今年两节期间,泉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近万场次,这是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以来的首次“集体练兵”,并在群众的交口称赞中取得圆满成功。

高“礼遇”激发动力——

解决“一起做”

“小积分”撬动乡风文明新风尚。2019年6月,石狮市宝盖镇以“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微信政务改革和二维码门牌推广为契机,在全省首创“乡风文明”积分制,并在塘边、坑东等6个村试行,11月起在全镇推广。

如何让文明有“分值”更有“价值”,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一起做”的问题,推动精神文明工作迈入新阶段?

创新奖励机制,探索实施差异化奖补措施,在全市推广石狮志愿服务基金做法,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建立社会化筹融资机制;扩大典型效应,印发《中共泉州市委文明办关于在全市开展礼遇志愿者活动的通知》,在全市开展“虎年冬奥 志愿有礼”“感恩奉献 观影回馈”礼遇志愿者活动……

激发志愿服务“动力源”,市委文明办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团市委等部门通报表扬疫情防控、助力创城等各领域“优秀志愿服务组织”315个(次)、“优秀志愿者”433人(次)、“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者”87人(次),评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80个,极大提振了全市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热情和信心。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泉州将通过全域拓展、深度整合、精准实践,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群众信仰信念更加坚定、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提升、社会文明风尚更加浓厚,为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泉州晚报记者 庄丹丹 通讯员 王荣锋)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