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民谣与南音碰撞 用音乐讲述泉州故事

欢喜(左)和彼末(右)开展路演(阿布 摄)

“刺桐花开刺桐红,红砖古厝千年梦……”中秋国庆假期,一首《刺桐》在鲤城区状元街响起,吉他声与琵琶声交融,民谣与南音结合,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驻足欣赏。

随后,一首《泉州的生活》节奏轻快,引得众人不自觉地跟着旋律轻轻摇摆。这是彼末和欢喜的原创作品,作为泉州本土音乐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和传播着属于泉州的文化。

民谣结合南音 讲述泉州生活

《刺桐》和《泉州的生活》都是闽南语民谣与南音的结合,《刺桐》去年获得了福建省街头文化艺术展演暨街头文化艺术达人赛泉州地区金奖。

“之前就写了几首乡音民谣,一直想结合南音,但是一直没碰上合适的南音人。”彼末是原创民谣唱作人,作为一名从小在戏曲氛围浓厚的环境下长大的泉州人,他很早就想把泉州的文化特色融入自己的音乐中,做根植于泉州这片土壤的音乐,让更多人听到泉州声音,听到闽南声音。

彼末和欢喜的相识源于一次音乐聚会。2022年2月,彼末在聚会上认识了原创南音唱作人欢喜,台上的一曲即兴让他们一拍即合,开始一起玩音乐。据悉,《刺桐》最初的词曲是彼末一年前的创作,当欢喜第一次听到曲时,立即在原有的框架里即兴了南音唱段。仅半个小时,他们就完成了这首民谣与南音结合的作品。在他们娓娓道来的歌声中,能听到传统的闽南语和南音,能听到泉州著名景点东西塔和开元寺,还有泉州特色小吃面线糊、蚵仔煎和肉粽等。

“彼末想在自己的部分原创歌曲中加入南音,我也在发起南音与当地原创音乐人的音乐联动。”欢喜说,此后,他们开始做民谣与南音融合的音乐,立足于泉州人的日常生活,用闽南语和南音道出平淡又安逸的泉州生活。

两人经历虽迥异 音乐理念却相同

欢喜和彼末的经历是迥异的,一个是因为热爱从街头走出来的音乐人,一个是从专业院校出来的南音传习人,当彼末在街头演出时,欢喜还是一名正在学习南音的学生。

“彼末的声线特别,充满了故事。”欢喜说。2014年,原本在外工作的彼末回到了老家泉州,为了生计走上街头成为一名街头艺人。那时,彼末住在民宿里,每天上街演出赚取房费。“那时候做街头艺人赚的钱勉强够得上吃住。”彼末笑着说,多亏了开民宿的朋友给他算了优惠价。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不仅做街头艺人、酒吧驻唱,还做过产品经理、策划人、音乐类培训等。

突发的疫情中断了他所有的演出,停止了他所有的培训,他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还要继续,家庭还需要他的供养,彼末选择了去送快递。“那时候送了三个月快递,白天出去送快递,下午下班后就去接小孩。”回忆起当时,彼末说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负面情绪,他认为那段短暂的经历让他更真切地感受了生活,也成为他音乐创作的养分。在此期间,他也创作了闽南语民谣。

不同于彼末曲折的生活经历,欢喜在十五岁时就在安溪老家当地的南音社免费学习南音,后来进入泉州师范学院学习南音,毕业后致力于南音的传播和创新。除了与彼末的合作,欢喜也不断尝试着南音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南音和说唱的融合便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两条腿走路 要传统也要创新

“传统和创新并不矛盾,是能够共存的。”彼末和欢喜能够长期进行合作交流,除了他们有着相似的音乐审美外,他们也有共同的音乐理念。在他们看来,传统南音并不会因为创新就被埋没,反而能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碰撞出新的东西。

作为一名南音传习人,欢喜坚定地认为传统是根基,是一定要坚持的,但同时创新也必不可少。“要‘两条腿走路’,一条坚持传统,一条做创新。”欢喜说,不少人提到南音的时候就会想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这样“高大上”的字眼,无形之中也拉大了南音和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望而却步。“但是南音实际上在之前是泉州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希望能让南音回归泉州人稀疏平常的生活当中。”

成为街头艺人就是他们践行让南音回归现代生活的一个方式。彼末认为:“在街头更自由,能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更有助于把属于泉州的文化传播出去。”于是,在2021年4月鲤城区出台《鲤城区街头艺人演出管理办法》后,欢喜和彼末也办理了鲤城区文旅志愿者证。如今,他们闲暇时间便会一起走上街头,回归本心,在街头演绎他们的音乐。(泉州晚报记者 郭芳蓉)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