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泉州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近年来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图为泉州市洛江区实验小学利用体育课、大课间、课后服务等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项体育活动。(陈晓东 林升 摄)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近年来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全市现有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1152所、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171所、省义务教育教改基地校23所,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34.43万人,规模全省最大,公办就读率达94.16%。

□本报记者 曾聪虹

扩大中小学自主权 激发办学活力

据了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全省率先出台《泉州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规划》,明确永春、泉港、台商区分别于2023、2024、2025年申报省级评估和国家验收,其余县(市、区)于2027年申报,2028年全部通过评估、验收。

同时,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若干措施》,扩大中小学在副校长聘任中的参与权和选择权、下放职称评聘权限、赋予学校课程教学改革自主权、制定市级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细则、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落实经费使用自主权,提高政府“宏观管”、学校“自主办”、各界“科学评”的水平,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我市坚持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历年教育支出是我市第一大财政支出并稳步增长,并以年均8.14%的幅度稳步增长,2021、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达到165.45亿元、201.9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口径增长2.54%、22.04%。发动社会力量兴学兴教,做大做强市教育基金会,截至目前新增社会捐赠超亿元。

学位扩容增量 强校带弱校

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我市将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补学位,重点在环湾新城片区、人口集聚的县(市、区)实施学位扩容增量工程。2024年,全市计划投用中小学项目48个、可新增义务教育学位6.4万个,其中:中心市区中小学项目12个,可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8万个。2025年,全市计划投用项目60个、可新增义务教育学位6.4万个,其中,中心市区中小学项目11个,可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6万个。

同时,加快推进优质资源共享。遴选第二批中小学“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增创60所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培育45所初中教育综合改革新优校,完善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帮扶等办学机制,加强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扩大“5G+专递课堂”覆盖范围(增加160所试点校,439个试点班级)。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对有条件的、办学水平和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学校,“一校一案”制定挖潜扩容工作方案,因地制宜改造学校部分空间,开辟学生活动场地。

师资优化配置 开展“梯级培养”

在优化师资配置方面,我市积极统筹增加中小学教师编制,创新人才引聘政策。专门出台《泉州市“基础教育人才引进行动”工作方案》,提高人才补助标准,在专项招聘、职称直聘、职称单列、提拔晋升等方面给予突破。今年以来已引聘博士生2人,高校优秀毕业生、研究生1345人来泉任教。“十四五”以来,全市共补充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17984人。

我市在全省率先试点在3所学校开展中级职称自主评审、自主聘任,已评聘106人。将小学、初中的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各提高5个百分点,分别达15%和25%。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与属地公务员联动调整机制,定期督促核查,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将中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原来的2.25万元提高到2.35万元。

同时,积极促进师资交流。2022年,全市3511名教师(占比15.89%)参与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其中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达37.94%,高于省定水平。推行市直学校和乡村、薄弱学校教师进行双向交流,近5年共有329名教师双向交流。我市还开展教师“梯级培养”,实施新教师“启航计划”、初中强师计划、名师培养计划和校长领航计划,立足本土名师培育,促进教师队伍递进式发展。2021年以来,累计遴选市级名师250人、名校长150人、学科带头人500人并分批开展培训培养,933名教师参加市级薄弱师资专项培训。92名中小学教师入选国家级和省级名师评选项目,入选人数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

责任编辑:唐秀敏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泉州义务教育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