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坤教授 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东南网12月21日报道(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陈秋红/文 陈培源 李奇/视频)作为从福建走出去的惠安乡贤,张晓坤教授不驰于空想,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受众多同行、学生敬仰的生物医学领域专家。厦门大学药学院创院院长、厦门大学原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藤济医药(厦门)创始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这些都是他为人熟知的标签。“医学无国界,可医学家有国界。”2006年,在美国发展了20余载,已经取得众多研究成果的张晓坤毅然回国,无论在国外获得多大的成就,他都希望用自己所学的技术为祖国和家乡人民服务。
张晓坤教授参观母校荷山中学校史馆 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传承医者血脉 点亮求学之路
1963年,张晓坤出生于惠安县东岭镇,爷爷经营着镇上的一家药店,父母也都在药店里帮忙打理。在那个还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读书重要性的年代,张晓坤的长辈们就已经十分支持孩子们的学习,他们常说:“读书是走出农村最好的途径。”
回忆起家庭对他职业生涯的影响,张晓坤告诉记者,由于祖辈经营着镇上的药店,闲暇时光里,他们总会向他传授一些简单的医学小知识,让他从小就对医学和药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医学梦也就在张晓坤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1968年,5岁的张晓坤就读于东岭镇厝斗小学(现东岭中心小学),从小学开始,他的学习成绩便名列前茅,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1975年考入了惠安县荷山中学就读高中。“母校的老师们水平都很高,也都十分敬业,在那个年代真的称得上是教育学家,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谆谆教诲,我才能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力。”时隔近50年,张晓坤对当年荷山中学的老师们仍然印象深刻并心怀感激。
1978年,张晓坤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生物系,也就是从这时候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和生物医学的缘分,走进了科研生涯。据张晓坤回忆,当时他选择生物学是因为对这个领域充满好奇,同时被厦门大学的学术氛围所吸引。在那里,他遇到了众多优秀的教授,其中,厦门大学原校长汪德耀教授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在学习上给了张晓坤很大的帮助,也鼓励着张晓坤坚定自己选择的道路。在厦大求学的经历,张晓坤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他后来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张晓坤在实验室 受访者 供图
深耕医学行业 坚守科研本心
从厦门大学毕业之后,张晓坤留校任教两年,之后获得了前往美国深造的机会。1984年,他远赴美国Vermont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89年成功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在美国独立组建实验室,曾任美国加州圣地亚哥SBP医学研究所正教授。在这里,张晓坤不仅在核受体靶点药物研发领域取得了突破,还成功发表了近200篇SCI论文,并获得了多项国际发明专利。
1999年,张晓坤与团队成功转化开发了世界上首个针对核受体RXR靶点的抗癌专利药物Targretin®,同年该药物在美国获批上市,被《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及药物界同行认为是从1993—2001年9年间国际上22个被FDA批准的最有创新性突破的靶点药物之一,也是国际上第一批靶点药物之一。“Targretin®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实验室成果实现产业转化的可能,这在当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张晓坤说。
在张晓坤心中,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认为,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社会,因此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
2006年,张晓坤教授与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胡贝尔在美国实验室讨论交流。受访者 供图
张晓坤的科研成果也在国际上广受赞誉,不仅在《自然》《科学》等顶尖期刊上发表,还成功获得了多项国际专利。他认为,科研成果的国际认可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中国科学家在全球科研领域中地位提升的体现。
张晓坤在美国的学术生涯中,也面临着文化和环境的挑战。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经验,让他切身感受到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工作的重要性,在国外的经历使他更加理解全球化的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成为他回国后推动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动力。
2006年,张晓坤教授(前排左一)参加厦门大学生物医学院创建签约仪式。
回国报效桑梓 醉心教育事业
2006年,张晓坤回国牵头创办了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并在2010年担任厦门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这一决定源于对母校的感恩和对中国医药教育的期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带回国内,为祖国的医学教育和科研贡献力量。
“从中学到大学,我都是在侨校接受教育。荷山中学校主刘玉水先生和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那种舍己为人、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一代代学子,我对家乡、对祖国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所以,我要回来!”张晓坤坚定地说道。
2016年12月,张晓坤团队自主研发的原创抗癌新药成功获得美国FDA的临床试验许可批件,2022年更有两款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原创药物分别获得美国与中国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其中对没有任何临床治疗方案的晚期肿瘤病人的抗癌新药在美国的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这是一款新药针对重大临床需求,从新靶点发现、机理解析、分子结构设计等核心技术问题,一步步都是国内团队完成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抗癌新药,这也是张晓坤一直所追求的自主创新成果的最好体现。
张晓坤教授受邀作学术报告 受访者供图
谈及未来,张晓坤对年轻学者有着殷切的希望,他希望年轻一辈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追求新知,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勇于面对科研过程中的挑战。他相信,通过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年轻学者,中国的生物医学研究将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
受到家乡华侨精神的感染,张晓坤对于教育也同样保持热忱。他一直认为,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教书育人是对未来科研工作者最好的投资。在教学方面,他倡导结合学术理论与实际应用,“科研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更应注重实践应用和产业转化。”他也鼓励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创新思维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陈晓惠是厦门大学药学院张晓坤课题组博士后,从2015年开始便跟随导师张晓坤进行学术研究。在她的眼里,张教授是个十足的“细节控”,“在科研视角上,张老师帮我们宏观把握整体课题的进展,在细节方面他也毫不松懈,反而更加重视、关注细节。”陈晓惠说,整个研究过程有张老师的把关,会觉得十分安心。
张晓坤教授在实验室与学生交流 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虽然事业十分忙碌,但张晓坤也时常抽出时间回到家乡惠安参加调研交流,包括到母校荷山中学与广大学子共叙情谊,传递广大校友对母校真挚的情怀和校友们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奋斗精神。
当得知惠安当前也在发力包括生物制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张晓坤表示有机会将把科研创新成果应用服务于家乡的医学事业发展。同时,他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家乡青年学子选择大医学专业,为家乡的医学事业共同出力。
采访组与张晓坤教授合影
人物名片
张晓坤,惠安县东岭人,2006年牵头创办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并任首任院长,2010年至2022任厦门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国家高层次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张晓坤教授长期致力于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研发工作,在核受体创新型靶点药物研发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其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共发表了近200篇SCI论文。其自主创新科研成果获批十多项国际发明专利,在美国曾荣获多种荣誉包括“原始创新奖”等。2012年获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侨界贡献奖”,2018年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责任编辑:赵睿
-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
世界旅游小姐“靓”相晋江梧林传统村落2023-12-22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