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日前,在泉州年财政收入首破千亿元大关消息“出圈”走红的同时,有个消息同样振奋人心:继2022年市属国企资产规模首次进位全省第三后,2023年底资产总额预计达4005.9亿元,7年来资产总额连续实现两个翻番。

从2016年的840亿元,到2021年的2100亿元,再到2023年的4005.9亿元,市级国资集团组建7年来,实现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由落后到前列,市属国企资产总额指数级跨越增长。这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市国资委的有效监管、推动,是市属国企的奋楫争先、担当作为。

特别是2023年以来,市国资国企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市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聚焦“大拼经济、大抓发展”,做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不断“强产业、兴城市”,不断“跳起摸高”,在经济运行、服务大局、产业升级、国资监管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国有资产提质增效,助力泉州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

活机制强担当 发挥“四个作用”

翻开泉州市国资委的2023年“答卷”,“成绩”亮眼:市属国企资产规模全省位列第三,控股上市公司1家,拥有“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最高信用等级AAA企业增至5家,资产规模千亿企业2家;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企业1家,全国城投企业百强企业1家。

这离不开市国资委从职责使命出发,着力活机制、强担当,扎实做好做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努力,推动市属国资国企发挥好泉州经济运行“压舱石”、服务大局“顶梁柱”、产业升级“排头兵”、国资监管“守门人”四个作用。

2023年以来,市国资委按照“权责清单化、监督制度化、管理合规化、考核体系化”的方向,分级分类建立监管体系:

权责清单化方面,制定监管权责清单35项,配套修订办事指南49项,厘清权责边界,方便企业办事。

监督制度化方面,出台或修订制度11项,建立监督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党内监督、出资人监督、审计监督、企业内部监督四方合力。

管理合规化方面,推动企业设立业务部门把关、合规部门审查、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监督“三道防线”,开展对标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持续提升企业合规管理水平。

考核体系化方面,构建“1+1+6+N”综合考核体系。在“1+1”层面,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制度,形成市国资委主导、行业主管部门配合的协同体系;在“6”层面,为6家所出资企业制定更有针对性考核方案;在“N”层面,推动集团强化对权属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全员绩效管理,确保目标和责任层层传导。

党建引领、监管善治,推动了国资国企阔步发展,在服务全市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截至2023年底,作为经济运行“压舱石”,市属国资国企资产总额比增23.17%,营业收入比增44.97%,利润总额比增12.16%;作为服务大局“顶梁柱”,累计完成投资322亿元、比增40%,其中“政府性”投资196亿元,承担“抓城建提品质”、省市重点项目等市本级项目213个,产业投资126亿元;作为产业升级“排头兵”,以招商为抓手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以基金为载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人才为纽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深化改革释活力 提质资产优布局

以城建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市国资委聚焦中心市区首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推动泉州城建集团成建制调动优势力量投入东海、城东、北峰、江南等4大片区建设,做好老旧片区改造。过去这一年,泉州城建集团不断提速聚新城、提质惠民生、 提级添品质:高效配合完成中央活力区等4个片区控规;保障推动后渚莲垵等9个重点片区征迁,完成选房交房2518套;推动土地收储、出让,助市财政增收约67亿元;“投建营管”一体化高品质建设提供9311套房源;实施14个教育配套项目,新增2万多个学位;推进丰泽—后坂等5个老旧片区改造并完工3个,惠及32个小区、4.65万人;推动金屿大桥、百崎大桥等4座大桥项目实施,点亮“两江一湾”36公里沿江岸线,重现“光明之城”盛景。

泉州文旅正当红。为赋能加码文旅融合发展,市国资委指导督促泉州文旅集团将工作切入点和发力点放在盘活利用古城及周边自有国有资产、补齐古城住宿等文旅服务配套短板上,完成两批次古城国有资产划转,推动古城公司实体化运作。过去一年,泉州文旅集团按照精品级、轻奢级、五星级等不同标准、区域需求,分类构建古城住宿体系,三朝巷“元集·朝也”民宿、通政巷巷遇精品酒店等建成投用,桐伴精品酒店、通政巷11号完工投用。同时,旧馆驿巷“七撩馆阁”、西街“泉酒刺桐味”等旅游餐饮业态布局集合优化、品质提升,一批城市展示空间文化增味。

以基金为载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市国资委大力推进多层次产业基金体系建设,呈现“规模快速增长、体系不断完善、合作持续扩容、管理全面提升、成效愈发显著”的特点。目前,市级国资集团公司母基金“全设立”,市属国企拥有各类基金59支、规模881亿元,打造“400亿元母基金+550亿元子基金”市属国企基金集群,投资布局半导体、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仅泉州发展集团投资基金数量就较2017年成立时翻了6.7倍,投资基金规模翻了超2倍,权属企业市创投公司自2020年开展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基金运作管理业务以来,三年间集团管理基金数量翻了10倍,管理基金规模翻了4倍,集团首登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聚焦产业园区建设,市国资委积极推动市属国企参与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担当创新创业主阵地、要素集聚主载体。其中,泉州交发集团以“一体谋划、多元招商、党业融合”模式打造园区新标杆,集团资产总额首破千亿元大关。海峡雕艺产业园项目有效加快项目进度3个月,实现全面竣工开园,已与24家企业签订厂房购买意向协议,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28亿元。中国陶瓷电商物流园项目首期一年内实现从开工建设到开园运营,二期全线铺开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项目引入业内知名平台,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数字服务,首期入驻率100%,400多家企业、近7万款线上线下商品、69家直播团队共同打造全球陶瓷选品中心。

水利万物、兴水为民。市国资委推动泉州水务集团持续发力“八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为城市发展、居民用水提供现代化的水务产业链。过去这一年,水务集团继并购控股上市公司“蠡湖股份”后,权属企业福建省蓝深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敲钟,成为“新三板”首家泉州市属国企。此外,还在水利原水齐发力、城乡供水取得新突破,超额完成白濑水利枢纽工程、中心市区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年度任务,有序推进南北替工程,完成中心城区旧管网改造及水质优化工程、排水管网排查等工作。“水务大脑”数智化管控平台(一期)入选住建部“2023年智慧水务典型案例”。

机场是城市门户,市国资委着力推动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客货并举、做大非航”,建设新时代海丝商贸空港,让泉州人、泉州货在家门口通达全世界,提升民生福祉。2023年12月,机场首次正式开通定期全货机国际航班,该条泉州直飞马尼拉全货机国际货运航线预计可实现年货运吞吐量5000吨,为泉州与东南亚国家进出口货物打造更便捷高效的运输通道。目前,泉州已开通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等航线15条,每周国际航班多达170航次。

提升发展理念 增强“四个协同”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对于国企的发展,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黄金顺表示,“新发展阶段,单打独斗已难以为继,当前新国企要创新发展理念,加强协同协作,引入各方力量,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拉动和溢出效应。”

过去一年,市国资委在“四个维度”上推动国企协同发展,形成聚合效应。向上主动对接央企省企,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与中金资本成立泉州市首支消费基金,探索股权多元化实施路径,谋划对接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向内深化务实合作、抱团发展,发挥各自融资、建设、运营优势,共担重大任务,合力开拓市场。向下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加强市县国企发展协同。同时,鼓励支持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双向融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

立足泉州,这样的合作不断落地生根。2023年5月,中共丰泽区委和市国资委党委共同启动国企红色矩阵,打破体制、隶属、级别壁垒,以“国资一盘棋”为纽带,推动市属国企和丰泽区属国企深化务实合作。2023年3月,市国资国企与永春县举行招商项目调度对接会,就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并探索市县国资国企联动机制,促进资源、项目、人才、技术及管理经验双向交流合作,形成共生共荣的抱团发展新局面,打造市县两级合作“新样板”。

放眼全国,一手对接协同,一手招大引强、招新引高。市国资委积极组织“走出去”,先后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20余次。2022年举办泉州市与省属国企项目对接活动,形成对接项目42个,总投资829.38亿元,居各地市与省属企业对接项目首位。2023年,举办市属国资国企粤港澳大湾区招商签约活动,分别在珠海、澳门两地举行签约仪式。据统计,2023年市国资委支撑的招商引资项目达44个(含总投资额200亿元的星云智慧能源项目),签订正式合同项目42个、总投资991.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5个,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黄耿煌 通讯员 陈天铃 卢可)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