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泉州新闻
分享

青年斫琴师黄宝辉潜心钻研制作技艺、推广古琴文化

黄宝辉致力推广古琴文化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承载着3000多年的文化积淀。其制作过程,又称“斫琴”,向来以工艺繁复、耗时漫长、选材严苛著称。青年斫琴师黄宝辉多年来潜心钻研古琴制作,同时不遗余力地推广古琴文化。近日,“古琴制作技艺(泉州)”被录入第七批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琴声不绝 道尽刺桐之声

黄宝辉的工作室内收藏着大量古琴实物图谱和理论文献。翻开一页页文书记录,他向记者介绍起泉州古琴的历史。

泉州古琴起源于唐五代,南宋时期,皇族入居泉州带来宫廷文化,七弦古琴得以普及。元、明、清时期,泉州涌现出大批弹琴、斫琴、论琴的名家。其中,明代孔希岛以抚琴、斫琴为业,其位于南安九日山的墓碑是历史上少有的琴者之墓;李贽著有《琴赋》,提出了著名的“琴者心也”思想。清代泉州有斫琴师许宗鸣,并出现了以李光塽(shuǎnɡ)为代表的“安溪琴派”,其所著《兰田馆琴谱》详细记录了古琴的形制、徽位、装弦法、调弦法、漆灰的配方以及琴谱等内容。

泉州有不少古琴流传保存至今,如明代的松石间趣琴,是弘一法师生前用过的古琴,现藏于泉州开元寺;明代的清磬琴,由泉州民间收藏家收藏,其琴身刻有温陵黄传扶题的琴铭,刘理顺诗句及“曾在周筱屏处”印章;清代的泉州府学古琴,是府文庙举行祭祀大典时所用礼乐器,龙池内刻有“福建泉州府学官用”等字样。

遇见古琴 坚守斫琴匠音

黄宝辉与古琴的不解之缘要从幼时说起。1991年,黄宝辉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家中世代以制作家具、工艺品为生。由于技艺精湛,早些年间,经常有江浙一带的人家找上门,委托他父亲帮忙赶制琴坯。别具一格的琴坯造型,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学时期,他第一次听到古琴演奏的声音,立刻被其浑厚苍古的音色所吸引。2009年,他开始学习古琴演奏。2013年,他正式拜入浙派琴家黄德源先生门下,深造古琴演奏技艺。

大学时,黄宝辉考取了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专业,在精进专业及琴艺的同时,对斫琴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克服对漆料的过敏反应,开始学习漆艺制作方法。当时斫琴技艺相对缺失,他在泉州、福州台湾、温州、杭州等地遍访名师,博采众长。为了支撑起长期学琴、制琴的花费,大学期间,他做兼职,做家教;大学毕业后,在开工作室的同时,在多所中小学兼课。

一刨一凿 百道工序斫制

在黄宝辉看来,泉州在古琴制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地生长的杉木,纹理顺直,不易开裂变形,声音稳定,是古琴制作的上乘之选。髹(xiū)漆通常采用传统的大漆工艺,而泉州温暖潮湿的气候,则为大漆的阴干提供了绝佳条件。

“古法斫琴工艺十分复杂,斫一床古琴往往要花两年时间。”他介绍,古琴斫制流程包括选材、造型、配底板、挖槽腹、合琴、裱麻布、刮灰胎、打磨、髹漆、装足、上弦等100多道工序。如此烦琐的工序极其考验耐心,非静心者不能成。

挖槽腹是斫制古琴的核心工序,很大程度决定了古琴的音色品质。为求达到自己想要的音韵效果,他不厌其烦地上弦试音、挖槽修正,有时一个下午就要反复试上数十次。

髹漆必须一遍又一遍地上漆、阴干、打磨,工序更为烦琐。“第一遍漆上完后,要放一两个月等晾干,然后再上漆再晾干,如此反复百来遍。”他说,单单髹漆这一道工序就要耗费一年半的时间,遇上低温或阴雨天气,时间就更长了。

传承创新 推广古琴文化

古法斫琴,每一床古琴皆蕴含着独一无二的灵魂与温度。研斫古琴11年,黄宝辉已经斫制出不少古琴,其中十之八九仿自古代名琴,但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在琴面设计上,他巧妙融入漆画技艺,结合漆料材质特性及书法、国画等艺术元素,使古琴的纹理、颜色更加多变,赋予了古琴更多的审美意趣。

近年来,为了传承及推广古琴文化,他广泛搜集古琴图谱与典籍,翻阅府志、县志史料,整理泉州古琴历史,汇编《刺桐琴韵》,并积极为古琴制作技艺申遗。同时,他设立培训班,与学校共建教育基地,推动古琴文化进校园。开展古琴公益活动,通过古琴文化体验、古琴制作技艺展示等方式,引领更多人走进古琴的世界。(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晓玲 实习生 林艳艳)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六福珠宝2024周年庆发布会: “金”喜满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