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17日讯 厦门经济特区在两岸交流方面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把这些“第一”串起来看,不难得出两岸交流的“路线图”——两岸关系的每次推进,大多离不开厦门的身影。它们折射出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各个阶段的宏大背景,最终展现出的全景图,是厦门在两岸交流合作方面先行先试的成效、经验和历史性的贡献。
今年4月21日,冠捷科技集团的一批电脑配件,从台湾跨越海峡来到厦门,并在当天快速通关后搭上了“厦蓉欧”专列,开启了万里征程——从厦门出发,经成都到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中亚各国,直达波兰罗兹。
连接 “海丝”“陆丝”连为一体
这单货很轻,重量仅有3.9吨,货值也并不高,才5万美元,但在很多踊跃关注的台湾企业眼中,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从台湾通过海运到厦门,进行简单的报关报检,然后上班列到欧洲,比海运大概节省了一半运输时间,成本只有空运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这是厦门创造的又一个“第一”。自贸试验区开出的首条中欧班列——“厦蓉欧”国际班列,第一次延伸到台湾,变成“台厦蓉欧”。厦门在推进自贸试验片区的同时,把“海丝”“陆丝”连为一体,使自贸片区辐射面不断扩大。
开启 成为台胞返乡第一站
35年的经济特区建设过程中,推动两岸交流,厦门有许多个“第一”。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中央最初在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从共性上说,就是要厦门在全国发挥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排头兵”作用,从个性上说,就是基于厦门与台湾的特殊地缘等关系,赋予厦门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桥梁”作用。
上世纪80年代两岸“坚冰初融”之际,厦门绝对是让台胞消除对祖国大陆的陌生感、认识到大陆商机的两岸第一站。1984年,“第一个吃螃蟹”的台商高新平,在新加坡找上厦门访问团,以30万美元的投资,开始了“三德兴”在厦门的创业。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后,一批批台胞正是从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的厦门,带走久已不见的祖国特产,带来深受欢迎的台湾产品,开始了海上小额贸易;台商在当地发展举步维艰时,正是从厦门开始,他们看到了和大陆经济互补的绝佳机会——一个例证是:1990年以前,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台资企业集中在厦门。
推进 再次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
此后,台商北移和在大陆“遍地开花”的状况,对厦门提出了新课题。然而,厦门继续依托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优势,交出一份份亮丽答卷:
在经济特区建设过程中,厦门先后设立集美、杏林和海沧三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2001年开通的厦金航线,被誉为两岸民众往来的“黄金通道”,厦金“小三通”直航,是两岸海上直航中断50多年之后的历史性突破;两岸“大三通”开启后,厦门水到渠成被列为两岸包机直航点、海上直航口岸、率先实现“大三通”的口岸之一。
今天的厦门,再次站上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立自贸片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城市。
此外,厦门开辟了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创客基地;厦门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允许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台企与内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厦门扩展海空航运服务功能,深化两岸航运合作,拓展两岸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
35年,在两岸关系的大格局中,厦门的“第一”从没有间断。面向未来,厦门的“第一”,还将持续。
责任编辑:海凡
- 日本知名展览teamLab展览在厦开启首个中国常设馆2017-11-11
- 厦门排全国安全城市第五名 北京位居第一2017-11-11
- 今年前10月 厦门进口的鲜活虾、蟹货值达1.45亿人民币2017-11-10
- 台媒:企业家峰会为两岸关系开启机会之窗2017-11-08
- 厦门拟新建会展场馆 新场馆有两个会展中心大2017-11-08
- 一台湾旅行团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遭持枪歹徒抢劫2017-11-07
- 受潮汐影响 11月5日至11月9日厦门部分航班有调整2017-11-06
- 福建非遗传承人赴台交流侧记:茶香漆艺舞咏春2017-11-03
- 厦门白鹭保护增添安全防线 保护区内禁止捕捞2017-11-03
- 庞建国教授:台湾的“天然独”源于对大陆的无知2017-11-03
-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
日本知名展览teamLab展览在厦开启首个中国常2017-11-12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