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50、40、30、20年前,我们曾这样过春节

中山公园里过春节

● 魏镇轩

最近在《厦门日报(微博)》看到中山公园将重新改建的新闻报道,让我想起了一些和中山公园有关的往事。

1948年,年幼的我曾到中山公园游玩。我依稀记得那时的中山公园内有假山,山上有亭子;园内还有人工河、拱桥、醒狮大地球、高高的水泥制滑滑梯和高得让我心惊肉跳的独木桥,以及孙中山先生的纪念碑等。

我还记得和家人曾在中山公园内合过影,于是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了一张在中山公园照的老照片(照片左上方写着“一九六二年春节于厦门中山公园”)。看到照片,我才记起,1962年大年初一,我们全家是在厦门中山公园度过的,那时园内有假山,假山上有亭子,我们就在亭子里,请照相馆的照相师为我们拍了一张全家福。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以孩子为小太阳,全家围绕着小太阳团团转,而当时多是多子女家庭,祖母有5个子女,我父亲有6个子女,叔叔姑姑又有他们的子女。我们家族的太阳,就是我的祖母了。拍全家福自然是围绕着我的祖母,以她为中心了。照片上,后排左一是我,后排左二是我父亲。中间的老人就是我的祖母邱香兰,后排左四是我的四叔,左五是我的姐姐,前排右一是我的母亲。

我父亲是老大,祖母住在我们家,姑姑和叔叔们都在其他城市生活。那年四叔恰好回来探亲,所以全家福照片中有四叔的身影。

其他的一些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都遗忘了。当时我是小青年,弟弟妹妹们是小孩子。如今我们兄弟姐妹都是退休老人了,都有自己的小家庭了。而我的祖母、我的父母亲和四叔以及不在照片中的姑姑、姑丈、几个叔叔和婶婶,都已经离开了人世。想起来真有点心酸!

就在拍这张老照片6年后的1968年,在我快能拿到工资的前一个月,我的父亲不幸病逝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我久久的痛呀!

50、40、30、20年前,我们曾这样过春节

那年初一

●筱苹

母亲(前排左一)这张拍摄于1970年大年初一的照片,至今已47年了,而我也到了花甲之年。看着母亲和阿姨每人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手中握着《毛主席语录》,镌刻着那个时代痕迹的老照片,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47年前大年初一的情景。

那时,父亲的部队在海岛最前线,部队的随军家属小孩都安置在闽清县留守处,大人们在部队开办的制药厂工作,小孩们在当地上学,我就读于闽清一中。留守处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起床、上班、熄灯都有军号声。记得那年初一一早,留守处播音室的起床军号声响起,母亲叫我们赶紧起床。起床后,母亲领着我们站在毛主席像前,手持《毛主席语录》进行早请示,母亲领颂一句,我们跟颂一句:“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学生”、“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等等,接着母亲又领我们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歌声挤满了小屋。

吃过早饭,母亲要去制药厂上班,我问:“大年初一不放假?”“是呀!厂领导宣布春节不放假,加班生产,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母亲告诉我们,现在春节期间不准放鞭炮、不准烧香拜佛、不准滚龙舞狮、不准说“恭喜发财”,必须“过革命化春节”,必须“抓革命、促生产”。我们这些小孩子听着母亲的话,似懂非懂地只好照着去做。

母亲上班后,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去闽清县城游玩。县城街上着实冷清,既没有张灯结彩,也没有舞龙耍狮,只有一面面红旗满天飘,只有路边电线杆上的喇叭里不断传出“革命样板戏”里杨子荣、李玉和、李铁梅、沙奶奶、阿庆嫂等的唱段。逛街的人似乎比平日里少,一点也没有节日的气氛。

中午,母亲换上一件翻领衣服,拿着《毛主席语录》出去。我问母亲去哪里?母亲说去照相。我一听很高兴,便要跟母亲一起去。母亲说:“我是和制药厂几个阿姨一起拍照,不带小孩。”母亲见我失望的样子,就对我说:“过几天等你父亲从部队回来后,我们照一张全家福。”可是,春节过了好久,父亲都没有回来,照全家福的事情也就忘了。

47年前那个大年初一,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尽管它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一定不要忘记那段历史。

责任编辑:杨林宇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以赛促技,“晋”升人才丨第二届“五里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