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下载APP,扫扫二维码,就能开走汽车……共享单车刚刚在厦门掀起热潮,同属共享经济的“共享汽车”也悄然亮相厦门街头,并在年轻人中走俏。

共享汽车也称“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与共享单车类似,汽车租赁公司投放车辆,无人值守,用户通过APP定位寻车、无钥解锁,自助取还车。业内人士预测,“共享汽车”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市场爆发期。

共享汽车在厦走俏

在厦门落户的“分时租赁汽车”主要有“潮人用车”“一度用车”和“Gofun出行”三个品牌,其中,“潮人用车”“一度用车”同属一家公司经营管理。三款“分时租车”的手机应用界面大同小异。登录手机APP后,用户的实时位置将出现在地图上,用户可查到附近有哪些可用车辆。租车前,租车人需要被验证包括身份证和驾驶证等个人信息。其中,“潮人用车”“一度用车”不用押金,按“公里+时间”收费,每公里1元,1分钟0.1元,免费异点还车、异城还车;“Gofun出行”则必须先缴纳699元的押金,使用完毕可手动选择退还,按公里数计费,每公里收费1元钱,每分钟0.1元,异点还车费用6元/次,可选不计免赔10元/次。

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分时租车的模式,属于租赁汽车的范畴,在用户信息审核上以及安全责任约定上,与传统的汽车租赁并无太大差异。不过,新推出的汽车分时租赁取还车更方便更人性化,操作上也更简单。更为关键的是,传统汽车租赁一般按天算,而分时租车模式是化整为零,时间碎片化,按时间和公里数付钱就行,更便捷,也更互联网化,而且一天24小时都可以租赁。此外,以节能汽车为主的共享汽车主要是服务本地用户,在跨城市距离上并不占优势。

尽管不知道共享汽车的人还不少,但记者调查发现,共享汽车早已在年轻人中走俏,成为他们的个性化出行方式。

海沧天御小区居民郭加煌家里有车,但他更喜欢将共享汽车当作出行访友的代步工具。“我家旁边的海投大厦停车场就是网点,晚上跟朋友吃个饭,两三个小时,来回不用30元,比打车还方便。”他说,如果要去厦门北站坐动车,开共享汽车最方便,单趟才40多元,“自己开车不好停车,停车费又贵,打车要90多元”。

除了出行游玩代步,住在前埔的林宇赟选择分时租车的方式,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练车。他刚拿驾照一年左右,平时因为没有车,就很少开车。有了分时租车,他周末有空就会开上一两个小时当练车。他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用共享汽车,渐成一种时尚。

初步统计显示,这些电动汽车使用人群多为30岁以下,使用频率每辆车平均每天1.4-3.5次,一次的使用时间平均2小时左右。周末是使用的高峰期,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停车充电不便成痛点

尽管共享汽车受到欢迎,但不能够随地取还车,成为不少用户反映的“痛点”。另外,由于目前各家公司投放的“共享汽车”数量有限,供不应求也导致很多用户想用车时无车可用。

“网点太少,无法随地取还车,离真正的‘共享’还有一段距离。”住在七星路附近的余女士在体验“一度用车”后如此抱怨。她在体验时,系统显示七星路最近的网点有禾祥西、火车站、海沧和集美,都不算近。在选择还车网点时,系统随使用者就近搜索,她输入“东渡”,显示最近的还车网点是禾祥西,距离3公里。

记者了解到,目前,“Gofun”主要借用的是国贸、建发等物业的停车场,没有专属停车位;而“潮人租车”“一度用车”虽有专属停车位,但分布不均。比如,“一度用车”在万达广场的网点只有5个停车位,在特殊日子或者高峰期,运行维护师傅甚至必须“来一辆调动一辆”。

事实上,早在共享单车的热潮席卷厦门之前,集新能源+车联网+共享经济模式于一身的分时租车就已在岛内外投用,市面上,目前共有分时租车300辆左右。去年7月就已登鹭的Gofun甚至还公开宣称到去年底预计在厦门投放的车辆将达400辆。从目前来看,这个目标显然远远没有达到。

“相比共享单车不断刷新融资额度,同为共享经济的分时租车入市已久却鲜为人知,且市场投放量也没有明显增长,显然,它目前不被投资者看好。”业内人士直言,目前电动汽车市场还相对较小,光是充电桩的普及问题就需要很长时间来解决。

“停车和充电不便,的确是目前共享汽车的痛点。”厦门潮人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智伟坦承,网点布局和公共充电桩数量直接决定了新能源车的使用方便程度,进而影响到车辆投入的数量。不过他还是看好市场前景,“我们接下去将加大网点拓展力度,力争实现一公里内就能找到网点,同时到今年11月,计划共投放2000台车”。据统计,自9月份进入厦门市场

后,他们的订单量就已从0.11单/台上升到3.57单/台,平均每单都是20多公里和2小时多,规模化运营后,可以实现盈利。

接下来即将推行的“接力用车”,被视为破解停车不便的一个措施。谢智伟说,根据他们的测算,白天用车时段,每台待租车辆基本20分钟内就有一个订单产生,那么就可以利用大部分停车场半个小时内免费的规定让还车用户就近寻找社会停车位停车,而租车用户则可通过APP上的“一键用车”寻找最近的车辆,如此“接力用车”既可以解决取车还车不便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节约运营成本。

至于充电桩的建设,既要靠政府在政策、法规等层面的推广和保障,也要靠社会各方在资金上的投入。目前,几家共享汽车平台都表示正在跟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洽商。

考验城市治理水平

出现事故谁负责、会不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与共享单车一样,有关共享汽车和城市管理之间的摩擦也开始升温。

针对交通事故、违章等情况,虽然每笔租赁都有不计免赔可选择,但是按照会员协议,一旦遇事故出险,使用者需要自己致电客服后,自行到定损中心定损后报险,若违章,接到平台电话通知后,7天内自行前往银行或交警支队处理。如超过15天未处理,将被视为会员自动委托平台处理相关违章。对于吊销驾照或单次违章扣分6分及以上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平台不接受委托处理。

谢智伟告诉记者,目前公司通过系统短信提醒、电话跟进,的确约束力比较有限,只能列入黑名单,禁止其下次使用。与此同时,还有可能出现一些人用自己的驾驶信息租下车子之后,转给并未身份认证的人开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他们将通过后续的不断改进,慢慢予以完善。

至于不少人担心的会不会加剧城市拥堵,厦门潮人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端详则表示,“共享汽车”的出现表面上让人感觉会造成城市拥堵,但实际上,“共享汽车”是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城市的车辆使用率、降低了道路占有量的同时,提高停车资源周转率,因方便快捷、价格低廉、汽车环保等原因,可让人们减少购车欲望,从而缓解交通拥挤。

欧阳端详说,分时租车的作用很多,可减轻城市道路拥堵程度、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排放,减轻城市停车压力。他们的测算数据显示,每投放1台分时租赁新能源车辆,可减少社会车辆6.7台,可节约汽油12.6L/天,可节约3.2个停车位。此外,每投放3.6台分时租赁新能源车辆可减少公交巴士1个班次,形成互补联动,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景出行需求。

再从需求端来看,中国“有本无车”的人日益增多。中国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中国私家车保有量为1.4亿辆,但机动车驾照持有人数高达3.5亿人,意味着有超过2亿的驾照持有人有自驾需求却没有车开。因此,民众买车、养车的成本高,城市停车难等问题,激发了民众尤其是拥有驾照但却没有车的民众对“共享汽车”的需求。

“新事物出来,不一定要一下子打死。”市民叶财溪认为,“共享汽车”是添堵还是便民,还需假以时日。“不过对我这种有驾照未购车的年轻朋友来说,分时租赁汽车还是比较方便的”。

在厦门聚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傅永涛看来,“共享汽车”也会出现“共享单车”的一些通病,考验着国民素质,并需要诸多社会服务的完善配套。比如充电设施、专用停车位、与地铁等公交系统乃至公共自行车的接驳等这些大大影响“共享汽车”用户体验的因素,只有纳入城市治理大局,做出有前瞻性的规划,才能让这一新生事物健康成长,成为将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林航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年终盘点:过去这一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