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一年365天,几乎每天她的手中都紧握着一把小刀。她的双手伤痕累累,除了刀刃不小心留下的,还有锋利的海蛎壳划破的。尽管有伤,但她却停不下来,依然每天忍着海水的盐分带来的刺痛,埋头剥海蛎壳,冬天手冻僵了,就用热水泡一下继续工作。她相信,依靠自己的一双手,能让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厦门女子为丈夫治病撬海蛎养家 一年撬断10根小刀

每天都要起早贪黑

厦门女子为丈夫治病撬海蛎养家 一年撬断10根小刀

动作娴熟地撬牡蛎

剥100多个海蛎肉才够一斤一年撬断10根小刀

40岁的许卿云在马巷菜市场有个卖海蛎的小摊位,每天,她都坐在堆满海蛎的小桌前,手中握着小刀,不停地剥海蛎壳。最近这段时间的海蛎比较瘦,得剥100多个海蛎肉才够一斤。“七八月份是海蛎最肥的季节,一斤只要剥36个肉就够了。”她说。

菜市场里卖海蛎的摊贩不少,许卿云算是最年轻的,不过她“入行”已经13年了,剥海蛎手法娴熟。握着小刀在海蛎壳的接缝处一撬,轻轻一挑,柔嫩的海蛎肉就落入碗中。

撬海蛎看起来很轻松,其实这是个体力活。许卿云手上的刀长约10厘米,她说原来是15厘米长的,但撬海蛎壳时常会撬断。为了避免浪费,小刀折断了她重新打磨继续用,直到短得握不住才罢休。这样一把小刀,她一年要撬断10根左右。

小刀穿透手套扎进手指,“那真是痛到骨头里了”

每天要剥那么多海蛎壳,许卿云的手是“宝贝”。为了尽量保护好双手,戴手套是必须的,一方面可以防止被锋利的海蛎壳扎伤,同时也可以防止手指被极咸的海蛎水泡得起皱。不过,厚重的手套会影响手指的灵活度,于是许卿云对“保护层”进行了改造。

“以前没有合适的手套,就用破衣服缠在手上。”许卿云说,现在是先戴橡胶手套防水,再戴上棉麻手套抵挡海蛎壳的尖刺,用来发力的几根手指则套上特别的指套,用橡皮筋扎紧以免脱落。

虽然全副武装,但有时还是难免“失手”。一不小心,撬海蛎壳的小刀就会穿透手套扎到手指。“那真是痛到骨头里了!”许卿云说,剥了13年海蛎壳,左手满是伤痕。每次扎伤后,她都是简单处理一下,继续干活。

有一次,许卿云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指,流了很多血,可还得忍痛戴上手套继续剥海蛎。手指每次用力,鲜血就渗出来,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两个星期,伤口才慢慢愈合。

为丈夫治病借了十几万元 辛苦还清债务住进了安置房

比起受伤,许卿云觉得更难忍的是寒冷。冬天,她的摊位正处于风口,一整天坐在寒风中剥着湿漉漉的海蛎,手指几乎都冻僵了。

为了让手指恢复知觉,许卿云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热水烫。冬天,她会带一个装满开水的热水瓶,手指冻麻木了,就倒一小盆热水泡一泡。“赚点钱不容易。”许卿云笑着说,每年冬天手上都会长冻疮,经常用力的右手臂则疼得没办法洗衣服。

许卿云这双伤痕累累的手,对她一家来说却是个“宝贝”,支撑起了全家人的希望。2009年,她的丈夫突发重病,为治病借了十几万元。为了还债,冬季的深夜她独自骑着摩托车去运载海蛎,寒风中泪流满面,只有她自己知道。

许卿云说,她也曾埋怨老天爷不公平,让自己受这么多苦,后来想想,手脚残疾的婆婆独自抚养了三个儿子,不是比她吃的苦更多吗?让她觉得自豪的是她的儿子。“他从一年级开始就会煮饭给我们吃了,还会自己洗鞋子。”她说,现在儿子上初中了,丈夫病好了也能帮忙运海蛎,债务都还清了。原先无房的一家人,在翔安南街分配到了一套安置房,她说,未来的生活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陈锦娜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漫画台湾:我们都是中国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