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原标题:看人收费 思明区金鸡亭有个“任性”理发师

看人收费 厦门思明区金鸡亭有个“任性”理发师

海峡网4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林墨涵 通讯员 黄心洁文/图)“小梅啊,我来啦,有空理发没?”这是厦门思明区金鸡亭社区“一剪梅”理发屋的日常。

来的,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对这位叫小梅的理发师非常熟络。这小梅理发收费,可说是“任性”。年纪大的,或是环卫工人,时常是半价,碰上没有退休金的老人,都是随意给,甚至不收钱。

这几年,她每月固定抽空参加各类志愿服务,经常要上门为特殊群体义务理发,她说,“只要义工组织找我,我都不会推辞”。

任性:看人收费,困难老人随意给

一张座椅,一张洗头的躺椅,还有一个置物架,这些统统挤在4平方米的“一剪梅”理发屋内。两个人迎面,都要侧身。

可就是这么局促的理发屋,人气却颇旺,每天都有10人左右光顾,春节前后,一天能有20多人。

昨天,导报记者来到现场时,多数是老人,看着也都是熟客。他们一边坐着,一边和小梅唠起家常。

小梅手上的活没慢下来,嘴上搭着话。心细的她,通过这些对话,了解着老人们的身体及生活情况。

碰上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人,或者环卫工人,她经常是半价,“收个意思”。若是没有退休金的困难老人,就让对方随意给,甚至是不收钱。“少赚点钱,没关系的。”休息时,小梅笑着告诉导报记者。

今年40岁的杨小梅,1996年来到厦门一理发店当学徒。2004年,嫁给了厦门郎后,小梅将自家的储藏室利用起来,改造成了理发屋,取名为“一剪梅”。那时候,热心肠的小梅就养成“看人收费”的习惯,对特殊群体少收费甚至不收费。

周边的老人们来了,都成了老顾客,还介绍给了老闺蜜、老兄弟。有些人搬离了小区,还特意每个月都来找她理发。

坚持:热心积极,上门为老人理发

理发,让这个外来媳妇,和大伙儿很快“打成一片”。2005年,小梅成了金鸡亭社区计生协会小组长,她也更加积极地在为居民排忧解难。

对于一些年纪大、行动不便的老人,小梅心有体恤,主动上门服务。有对老夫妻住在别的小区,身体不好。此前每个月,小梅都要上门为他们理发,还帮他们按摩按摩身子。她不肯收钱,老人硬塞钱给她。这样的日子坚持了五六年,直到这对老夫妻先后去世。老人临终前,她上门为他们理发。很多人觉得忌讳,但她认为是在做好事。

而社区内还有一对九旬老夫妻,也是小梅的“忠实粉丝”,指定要她理发。“像小孩子一样,我还没到,远远就看到他们在门口张望。”小梅说,“老人家都起得早,有时早上六七点就打电话给我,让我上门理发,我起来洗漱整理也要时间,1小时内能接到5个催促电话。”说到这里,小梅笑了起来。

上门理发的服务费,小梅也是“看着给”,10元、20元都有,如果路途远的,才多收点。其实,早在10年前,厦门上门理发费用就超过50元了,但是小梅不在乎。有些路远又偏僻的,还要打的去,“赚的钱还不够来回路费”,不过她并不在意。

有爱:投身公益,每月固定义务理发

开店理发、上门理发,如今小梅还每月固定抽空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义务理发,她说,“只要有义工组织找我,我都不会推辞”。

不管是鼓浪屿,还是厦门港,她都不辞奔波。一些老人卧病在床,别的理发师“给钱都不去”,小梅却“主动请缨”,公益越做越远。

厦港片区巷窄弯折,一些老人出行不便。小梅知道后,跟着思明区城市义工们,上门义务理发。

“真的是走南闯北,每一户都离得很远,要走很多路,爬很多坡,还都没电梯,全靠爬上去剪。”小梅说,“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爬完六七楼,还要在闷热的屋里理发,挺辛苦的。”但是,一想到这是做好事,她就很有动力。

不仅在金鸡亭社区,其他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只要叫她,她都会参加。

“半天下来,就要理十几个头。”但是小梅早已适应了这样的强度。说起她来,店里的顾客个个给她点赞。但是她摆摆手,谦虚道:“我没有很伟大,力所能及而已,没想那么多。”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